上饶市总体发展规划最新版(2007-2020).doc

上饶市总体发展规划最新版(2007-2020).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饶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一、规划原则

(1)资源底限原则:以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为前提,集约使用土地,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整体原则:统筹考虑区域交通、产业条件对上饶市的影响,顺应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确定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

(3)景观特色原则:保护城市独特的山水自然景观、物质及非物质遗产和传统风貌资源,弘扬地方特色。

(4)城乡统筹原则:打破城乡规划二元体制,综合协调和安排城乡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确立城镇建设标准,保护耕地。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7年~2020年

近期:2007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远景:2020年以后

三、规划范围与层次

本次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市两个层次。

(1)市域:范围包括信州区和上饶、广丰、玉山、婺源、弋阳、横峰、鄱阳、余干、万年、铅山等10县和德兴市,面积为22791平方公里。

(2)中心城市:范围为北至沪昆高速公路,东北至饶北河,东至云碧峰森林公园东侧边界,南至外南环路,西南至经济开发区董团乡板桥村,西至枫岭头镇黄源村,西北至清林学院北侧山体,总面积为160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75.30平方公里。

四、城市规划区

范围包括信州区的6个街道、1乡与上饶县的2个街道、茶亭镇、皂头镇、枫岭头镇、石狮乡和董团乡用地,总面积370平方公里。规划区为规划管理控制范围,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城市规划设计、建设活动和城市规划管理,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五、城市发展总目标

将上饶市建设成为:“产业承接前沿、区域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旅游服务中心、文化教育基地、宜居园林城市”。

六、市域体系规划

1、总体战略

重点发展市域中心城市,积极发展经济板块中心城市和县(市)域中心城市,打造信江河谷城镇带,择优培育重点镇,合理调整引导一般镇,促进城镇体系整体协调发展,注重提高城镇发展质量。

2、市域总人口规模预测

近期2010年市域总人口(户籍人口与暂住一年以上人口之和减去外出人口)为600万人,远期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680万人。

3、城镇化水平

近期(2010年)为38%左右,远期(2020年)达到50%以上。

七、城市性质

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和旅游服务中心,上饶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八、中心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0年):规模为48万人。

远期(2020年):规模为72万人。

远景上饶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100万人。

九、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0年)46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95平方米;

远期(2020年)75.3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04.58平方米。

十、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

1、发展方针

疏解老城、力塑新区、联接城东、拓展园区、整合三江、让出水南、沟通罗桥。

2、发展对策

(1)老城地区:功能疏解、人口疏散。(2)带湖地区:设施配套、吸纳人口。(3)中心片区:极化发展、集中高效。(4)旭日片区:互动发展、融入城区。(5)城东片区:完善配套、紧联主城。(6)三江片区:一江两岸、做出特色。(7)水南组团:绿色背景、做好减法。(8)罗桥组团:适当发展、独立配套。

3、城市发展方向

信江以北地区为城市主要发展地区,同时跨越信江向南适当发展。

4、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形成“五片区、两组团、复合中心”的片区式布局。

(1)五片区:信江北岸的老城—带湖片区、中心片区、城东片区、旭日片区和信江南岸的三江片区。

(2)两组团:水南组团和高速公路西侧的罗桥组团。

(3)复合中心:城市中心“三心并一心”,形成复合中心,由中心片区南部的行政办公金融文体中心、老城—带湖片区的商业服务中心和三江片区北部的文化娱乐中心共同组成。城市主要公共设施呈“Y”字型布局。

(4)各片区、组团之间由绿带、河流和城市重大设施分隔。相邻片区或组团之间有两条以上的联系通道,各片区、组团内就业岗位和生活居住相对平衡,功能各有侧重。

5、城市道路网结构

城市道路主干网结构为“六横九纵”,各片区之间至少有两条主干道相连。

(1)“六横”:天佑大道、三清山大道、凤凰大道、五三大道、滨江路、志敏大道。

(2)“九纵”:高新大道、稼轩大道、紫阳大道、带湖路、明叔路、龟峰大道、槠溪路、旭日大道、武夷山大道。

6、绿地系统规划

(1)、规划目标

成为人工景观与自然生态相融合,集“山水、园林、城市”为一体的宜居园林城市。

(2)、布局结构

规划形成“一环、三楔、三江、七园、四廊”绿地系统结构。

一环:沿三清山大道北侧绿化走廊与三江片区中部东西向绿化步行通道通过云碧峰森林公园的衔接,形成城市绿环。

三楔:旭日片区、中心片区、老城-带湖片区和城东四片区之间纵向的生态绿

文档评论(0)

152****94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