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NAS 32-2023 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docxVIP

T_CNAS 32-2023 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T/CNAS32—2023

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

Preventionandcontrolofinjectionrelatedinfection

2023-01-31发布2023-05-01实施

中华护理学会发布

I

T/CNAS32—2$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华护理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蔡虻、王霞、王华芬、高凤莉、袁晓宁、彭飞、马伟光、杨丽、殷艳玲、

贺爱兰、刘聚源、侯秀凤、孙众、马晶淼、高琳琳。

1

T/CNAS32—2023

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注射相关感染的防控措施,含手卫生、环境准备、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无菌技术、锐器伤预防与处理、医疗废物的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注册护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T213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WS/T311

医院隔离技术标准

WS/T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WS/T433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WS/T661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无菌非接触技术asepticnontouchtechnique,ANTT

以关键部件和关键部位保护概念为基础的无菌技术,通过将手卫生和个人防护用品等标准预防措施与适当的无菌区管理、非接触技术和无菌物品管理相结合来实现。

3.2

最大无菌屏障maximumasepticbarrier

置入中心血管导管、经导丝更换中心血管导管等操作时应使用的屏障技术,包括操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和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一次性工作帽应覆盖所有头发,口罩应罩住口鼻;患者全身覆盖无菌单,仅暴露穿刺部位。

3.3

输液附加装置add-ondevice

连接在给药装置或血管导管上的装置,包括过滤器、三通、延长管、肝素帽、端帽和输液接头等。

4手卫生

2

T/CNAS32—2023

4.1应遵照WS/T313做好注射操作前、中、后手卫生。

4.2下列情况应洗手和/或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

——接触患者前;

——接触无菌物品前;

——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前;

——实施注射、穿刺、置入导管等无菌技术操作前;

——接触患者注射部位(包括完整或非完整的皮肤、黏膜)和伤口敷料后;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或排泄物、分泌物后;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物品后;

——脱手套及其他个人防护用品(口罩、帽子、隔离衣等)后。

5环境准备

5.1应在清洁明亮的环境中配制注射药物。

5.2

5.2静脉用药宜在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室)集中配制;肠外营养液宜在层流室或超净台内进行配制;化

疗药物应在生物安全柜内配制。

5.3需紧急使用的药物若在床旁配制应立即使用。

5.4血液透析中心使用的注射药物应在治疗准备室内配制。

5.5应限制注射操作场所的人员数量和流动。

6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6.1实施皮下、皮内、肌内、静脉注射和采血操作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

6.2实施采血或静脉注射操作时,宜戴清洁手套。

6.3更换中心血管导管穿刺部位的敷料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手套。

6.4实施中心血管导管置管、经导丝更换中心血管导管等操作时,操作者应采用最大无菌屏障措施,辅助人员应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

6.5实施器官、腔隙注射或穿刺时,宜采用最大无菌屏障。

6.6实施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的注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渗透隔离衣。

6.7为患有传染病的患者实施注射操作时,应基于病原体传播途径,遵循WS/T311相关规定穿戴防护

用品。

7无菌技术

7.1皮肤消毒

7.1.1应遵照WS/T367要求,选择合格的皮肤消毒剂,所选择的消毒剂应与药物性质、导管材质相匹配,并

文档评论(0)

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