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73.020CCSP70
GRM
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团体标准T/GRM138—2025
煤岩冲击倾向性直接指数测定规程
Procedurefordeterminationofdirectindexofcoalrockburstingproneness
2025-08-11发布2025-08-11实施
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发布
I
T/GRM138—2025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规定 2
5试样采集与制备 2
6剩余弹性能指数测定 3
7冲击倾向性等级判定 6
8成果整理 6
附录A(资料性)煤岩剩余弹性能指数测试记录表 7
II
T/GRM138—202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制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南大学、南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滩煤矿、中国矿业大学、中南大学、深圳大学、长安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辽宁大学、贵州大学、昆明理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宫凤强、司雪峰、高明忠、赵毅鑫、潘俊锋、崔峰、王志国、黄达、彭康、文志杰、曹安业、王爱文、金解放、王超、顾合龙、闫景一、伍武星、徐磊、何志超。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1
T/GRM138—2025
煤岩冲击倾向性直接指数测定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煤岩冲击倾向性直接指数测定的试样采集与制备、剩余弹性能指数测定、冲击倾向性等级判定和成果整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煤矿冲击倾向性直接指数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561.1煤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方法第1部分:采样一般规定
GB/T25217.2冲击地压测定、监测与防治方法第2部分:煤的冲击倾向性分类及指数的测定方法GB/T50266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第2部分:岩块试验
SL/T264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第5部分:岩块力学性质试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煤岩Coalrock
由植物遗体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泥炭化与煤化作用)转变而成的,以有机质为主体的固态可燃性沉积岩。
3.2
煤岩冲击倾向性Coalrockburstingproneness
煤岩具备发生冲击破坏的材料属性。
[来源:GB/T25217.2-2010,3.1,有修改]3.3
冲击倾向性直接指数Directindexofburstingproneness
以能量参数直接衡量煤岩冲击破坏程度的倾向性指数,本文件用剩余弹性能指数来表征冲击倾向性。3.4
煤岩线性储能规律Linearenergystoragelawofcoalrock
加载过程中煤岩试样弹性应变能与输入应变能之间的线性关系。
3.5
峰值输入应变能PeakinputstrainenergyU
单轴压缩试验中试样应力-应变曲线峰前段与应变坐标轴所围区域的面积。
2
T/GRM138—2025
3.6
峰后破坏应变能PostfailurestrainenergyU
单轴压缩试验中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峰后段与应变坐标轴所围区域的面积。
3.7
峰值弹性应变能PeakelasticstrainenergyU
单轴压缩试验中试样峰值强度处的弹性应变能。
3.8
剩余弹性能指数ResidualelasticenergyindexAEF
单轴压缩试验中试样峰值弹性应变能与峰后破坏应变能之差。
4基本规定
4.1试验前,应收集相关资料与成果。应根据试验要求,编写试验方案,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a)任务来源与要求;
b)试验目的、试验内容与技术要求;
c)试验设计;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_GRM 135-2025 天窗型煤矿水害防治规范.docx
- T_GDPPS 029-2025 荔枝主要害虫生物防治技术规程.docx
- T_GDPPS 025-2025 小火蚁监测与防控技术规程.docx
- T_GDFL 017-2025 潜育反酸稻田梯级灌排海绵调蓄增氧减酸技术规程.docx
- T_CPIA 0102-2024 光伏组件用玻璃耐热冲击测试方法.docx
- T_CNSS 026-2024 预包装食品嘌呤含量分级和标示.docx
- T_CNSS 018-2023 预包装食品血糖生成指数标示规范.docx
- T_CNLIC 0164-2024 白芸豆提取物.docx
- T_CI 973-2025 钙钛矿光伏器件测试用稳态太阳模拟器技术规范.docx
- T_CI 543-2024 眼健康科普馆建设和运营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