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程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课
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材分析
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中国的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也是世界人类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本课的题目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它分为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从部落到国家、商和西周三个子目。
先秦时期,夏商西周的历史是绵延时间最久的历史发展阶段,这段历史在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都有着重要地位。本课作为高中阶段的开篇之作,对于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古代早期国家形成及其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
(1)通过了解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演进以及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形成早期中华文明发展的时空观念。
(2)通过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征。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与考古遗存知道并归纳各时期文化内涵。
家国情怀
通过华夏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认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是从古至今绵延不绝,产生对中华文明的高度认同感,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中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形成的特征
教学难点
夏、商、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
教学方法
(1)讲述法(2)讲解法(3)谈话法(4)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我】:同学们,我们中国人往往自称“炎黄子孙”,说起中国的历史,我们常说“上下五千年”。那么同学们是否知道“炎黄”这一称呼的由来呢?“上下五千年”的时间又是怎样计算的呢?
【我】:我们中华儿女至今仍然以炎黄子孙自居,最早有记载的历史除了神话故事里的女娲、伏羲神农之外,就是原始部落时期的蚩尤、轩辕黄帝和炎帝。自从黄帝炎帝联军打败蚩尤统一华夏之后,炎黄便成为中华的代名词,我们便也成为了炎黄子孙。
【我】:五千年是一个约数,时间划分大概是从公元前3000年,以及公元后2000多年到至今。整个历史的大致时间线如下:约公元前3000年之前:原始社会,无文字记录,仅存创世传说。约公元前3000——前2100年:原始社会时期、三皇五帝时期。约公元前2100——前221年:封建社会时代。家天下制度确立,王位世袭,夏商周朝代更替。公元前221——1911年:帝国时代。公元前221年秦王扫平六国,一统天下,首创皇帝制度,中国进入绵延2000多年的帝国时代,直到1911年满清覆灭,彻底结束了皇权制度。这里同学们注意一下,“上下五千年”的划分不是指一个时代,而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代称。我们中华文明的历史延绵至今已经远超五千年了。
【我】:通过初中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在我们中华大地上,早在二三百万年前,就有了人类繁衍生息,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创造出了辉煌的早期文明,其中我们的中华文明便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那么,中华文明是怎样起源的?远古时期的人们又是如何生产、生活的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穿梭时空,回到远古时期,一起去探寻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有趣的历史小问题作为本课的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新课讲授
【我】:请大家参考课本中的插图《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思考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何特征?
【学生讨论回答】:分布在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特别是大江大河流域如黄河、长江流域。
【我】:总结特征: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分布在大河流域;中原地区比较集中,其中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诞生的核心地区。
【我】:现在让我们来具体学习一下旧石器时代的概念及其社会情况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教材上的图片进行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读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一)旧石器时代
(1)概念:距今约300万年—1万年,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文化遗存: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
(3)社会生活: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和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我】:请同学们观察《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学习新石器时代的具体知识。
(二)新石器时代
(1)概念: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从距今约1万年前开始,以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文化遗存
①分布特点:文化遗存数量多,且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②主要代表:
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黄河下游出现了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
B、距今约5000年:黄河流域进入龙山文化时期,代表器物是黑陶。在北方辽河上游有红山文化,长江下游有良渚文化。这些文化遗址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③社会生活: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双语-9.3阅兵】强国风采,尽在9月3日天安门广场 China PowerSeptember 3rd at Tiananmen Square.docx
- 八年级上物理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docx
- 第1节 热量 比热容 教案.docx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docx
- 第2节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docx
- 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检测试题卷.docx
- 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docx
- 沪科版 1.1动与静.docx
- 沪科版1.4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docx
- 沪科教版(2020)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二章 电场的性质》2025年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 课时作业6:10.2 电势差.docx
- 课时作业16:10.3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docx
- 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2章 电磁感应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 鲁科版(新课标)选择性必修三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气体实验定律.docx
- 鲁科版必修三 第二章电势能与电势差 单元检测.docx
- 鲁科版必修三 第四章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与科学用电.docx
-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人教版必修三 9.2库仑定律.docx
- 人教新版13.1热量 比热容.docx
- 重庆市铜梁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最近下载
- 庭院设计课件 第五章 功能布局与平面设计.pptx VIP
- 2021年Fall AMC 10B真题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辽宁省地矿集团面向校园招聘80人考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九一八事变(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共22张PPT).pptx VIP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安排.doc VIP
- 广州某1200吨超低温金枪鱼冷库制冷系统设计.docx VIP
- 2025年美丽中国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中医辩证施护课件.ppt VIP
- Mysql数据库及应用 广东开放大学考试题库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