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代伟中国法制史课后答案.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1章答案

一、关键词解释

1.以德配天

答:“以德配天”是西周时期的神权政治学说,是指君主的权力

是“天”授予的,是“天命”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有德者才可承受天

命,失德就会失去天命。

2.明德慎罚

答:“明德慎罚”可以归纳为“实施德教,用刑宽缓”。其中,“实施

德教”是前提,是第一位的。“德教”的具体内容,周初统治者逐渐归纳

为内容广博的“礼治”,即要求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都按既有的“礼”的秩序

去生活,从而达到一种和谐安定的境界,使天下长治久安。

3.出礼入刑

答:出礼入刑是指将战场上的杀戮手段,有选择地演变为刑罚手

段,用来惩罚违规逾礼者。即你的言行如果超出了礼仪规范的要求,那

么就落入了刑罚惩罚的范围。礼仪规范,经过夏商时期,已经深入人

心;但由于任何社会都会有不遵守和破坏社会规范的言行,因此,相应

的制裁方法便应需而生。

4.五刑

答:“五刑”是三代的主要刑罚,分别为:墨,又称“黥”,在脸上刺

字、蒙以浸沾墨水之巾,使脸上长有墨色且无法褪掉。劓,指割去鼻

子。膑,又称刖,指砍脚或砍腿或撬去膝盖。宫,毁坏罪犯的生殖器

官,破坏其生殖功能的刑罚,方法是男子去势,女子幽闭。大辟,即死

刑,执行方法有斩、杀、焚、辜、磬、活埋、沉水、杀人沥血、弃市

等。商朝的法制以严酷著称,其见于史书的酷刑有醢、脯、炮烙、剖心

等。

5.傅别

答:傅别是借贷契约。债券剖为两半,合券称“傅”,分券称“别”,

债权人执右券,债务人执左券。傅别不是私契,而是通过国家负责市场

的管理人员来签订的。西周的债主要是契约之债。《周礼•天官•小宰》

说:“听称责(债)以傅别”,意即处理借贷纠纷要用傅别。

6.质剂

答:质剂就是买卖契约,大型贸易如奴隶、牛马用长券叫“质”;小

型贸易如兵器、珍奇用短券叫“剂”。《周礼·天官·小宰》说:“听卖买以

质剂”,意即处理买卖纠纷要凭质剂,

7.六礼

答:周礼中凡正式婚姻的成立,除了要符合条件要求外,还要经过

严格的程序,即“六礼”。

纳采。男方托媒人向女方求婚。《仪礼·士昏礼》说:“下达纳采,

用雁”。

问名。问女方的生辰及其生母的姓氏,一以防止同姓为婚,二以问

卜于宗庙,请示吉凶。

纳吉。占卜纳得吉兆,将结果告知女家。

纳征。即纳币,由媒人代男方向女方缴纳聘金。征,成的意思。纳

征之后,婚约即告成立,不得反悔。

请期。用占卜之法求得婚吉时并告知女方,商定婚期。

亲迎。男方去女方家迎亲,新郎、新妇共食牲牢,婚礼结束,婚姻

关系正式确立。

8.同姓不婚

答:“同姓不婚”,即禁止结婚的规定,是指同意种族姓氏之间的人

不能结婚。该原则的确立,一是出于优生的考虑,在西周,因姓氏刚刚

起源,同姓往往是同宗,血缘关系很近,同姓结婚不利于子女的优生优

育和家族的繁衍兴旺。二是基于政治上的原因,异姓联姻,可以通过婚

姻关系加强与异姓贵族的联系,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并有利于维护宗族

内部的伦常关系。

9.五过之疵

答:五过之疵是指司法官若依仗权势、挟嫌报复、有意疵护亲属、

收取贿赂、受人请托,导致判案有误者,都以错判之罪论处。

10.五声听狱讼

答:五声听狱讼分别为: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即要求

司法官从言辞、神情、呼吸、听觉、目光五方面去了解当事人的心理活

动。如果一个人心虚理亏,就会在说话、表情、神色、气息等方面表现

出来,司法官据此可以对其口供的真假作出正确判断。“五声听狱讼”的

方法虽然简陋、粗糙,却是心理学在司法领域的最早运用,与神明裁判

相比是一大进步。

二、问答题

1.简述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答:西周礼和刑既有共同性,又有区别,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补

充。

(1)礼和刑共同性表现

①评价的标准相同。对于人们行为的态度,凡是礼所允许的,刑也

不加禁止;凡是礼所禁止的,必然为刑所不容,进而予以打击。“礼之

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人刑”。

②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礼是行为规范,告知人们应该怎样做

,不应该怎样做;刑是制裁手段,刑的适用又必须以礼的精神作指导。

光有礼没有刑,礼就像一只没长牙齿的老虎,毫无威慑力

文档评论(0)

192****84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