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诗词鉴赏(原卷版).docxVIP

专题06 诗词鉴赏(原卷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06诗词鉴赏

(24-25七年级上·江苏南京·期中)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同学们将古诗词中借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的诗句辑录起来。小奇想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后两句加进去,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标题:

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明月不谙离别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同学们想将上面诗句张贴在壁报上并拟了一些小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一个是(???)

A.诗中明月圆 B.无尽的思念 C.月照故乡人 D.明月寄相思

(24-25七年级上·江苏扬州·期中)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天宝九载(750年),高适四十六岁,刚刚考中进士不久,在封丘县尉的任上,年底到荒寒的蓟(jì)北送兵,除夕之夜于旅馆中作此诗。

3.“旅馆寒灯独不眠”中的“寒”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的妙处。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4-25七年级上·江苏无锡·期中)秋意渐浓,闲步街道,小语同学在文化墙上发现一首名人佳篇,邀请你和他一起,徜徉在古人的情思中。

湖上

〔宋〕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5.有人想为这首诗配一幅图,对于画面中“莺”数量的多少,产生了不同意见,请结合第一句诗,阐明你的看法。

6.“人意好”三字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结合第三句诗说说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4-25七年级上·江苏淮安·期中)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7.下列诗句与本诗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A.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B.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8.本诗描绘的初春景物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反映出诗人当时什么样的心情?

(24-25七年级上·江苏徐州·期中)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首联中的“、”两个词语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中的“生”和“入”用得精妙,请结合诗意简要赏析其妙处。

(24-25七年级上·江苏扬州·期中)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①,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11.请你发挥想象,描绘“子规声里雨如烟”所展示的优美画面。

12.设计朗读。“才了蚕桑又插田”这句话重读“”和“”两个极富表现力虚字,体现乡村四月的气氛,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24-25七年级上·江苏南通·期中)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送魏十六还苏州

(唐皇甫冉)

秋夜深深①北送君,阴虫②切切③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④道,回首姑苏是白云⑤。

注释:①深深:形容夜色浓重。②阴虫:秋季鸣虫,指蟋蟀。③切切:形容虫的鸣声凄切。④毗(pí)陵: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曾改常州为毗陵郡。⑤白云:意为友人去后只剩下一片空虚感觉。

13.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秋夜深深北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14.全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4-25七年级上·江苏淮安·期中)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于长安归还扬州①九月九日行薇山②亭赋韵③

隋朝·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释】扬州:这里指陈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②薇山亭:亭名,所在地不详;③赋韵:犹言赋诗。

15.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的画面。

16.这首诗与《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都借用“菊”来抒发情感,请简要说一说两文中包含的情感有何异同。

(24-25七年级上·江苏南通·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①酒,千壶百瓮花门②口。

道旁榆英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注释】①沽:买或卖。首句的“沽”是卖的意思,末句的“沽”是买的意思。②花门:即花门楼,凉州(今甘肃武威)馆舍名。

17.诗中描绘了盛唐时期千里河西的一幅生动的风俗画,诗人来到凉州城中,

文档评论(0)

hous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