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考试资料
考试资料
考试资料
2025年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乙肝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的核心发病机制是()
A.乙肝病毒(HBV)持续复制导致肝细胞损伤
B.铜蓝蛋白合成障碍,铜在肝脏、脑等器官蓄积
C.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功能进行性下降
D.自身免疫异常,攻击肝细胞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乙肝的诊断关键依据是()
A.仅存在肝豆状核变性典型表现(如角膜K-F环、铜蓝蛋白降低)
B.仅存在乙肝感染证据(HBsAg阳性、HBVDNA阳性)
C.肝豆状核变性诊断依据(如铜代谢异常)+乙肝感染证据,排除其他肝病
D.仅肝功能异常,无需特殊检查
以下哪项是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乙肝与单纯肝豆状核变性的关键鉴别点()
A.是否出现角膜K-F环
B.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证据(HBsAg、HBVDNA阳性)
C.是否出现肝功能异常
D.是否有铜蓝蛋白降低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乙肝患者,抗铜治疗的首选药物是()
A.青霉胺(D-青霉胺)
B.曲恩汀(三乙烯四胺)
C.锌剂(如硫酸锌)
D.二巯丙醇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乙肝患者,若HBVDNA>2×10?IU/mL且ALT>2×ULN,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是()
A.拉米夫定(LAM)
B.恩替卡韦(ETV)或丙酚替诺福韦(TAF)
C.阿德福韦酯(ADV)
D.干扰素-α(IFN-α)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乙肝患者,以下哪种情况提示病情危重()
A.轻度转氨酶升高(ALT<100U/L),HBVDNA<20IU/mL
B.出现肝衰竭(胆红素>171μmol/L、INR>1.5),伴神经症状(如震颤)
C.仅角膜K-F环阳性,肝功能正常
D.铜蓝蛋白轻度降低,无明显症状
以下关于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乙肝的治疗原则,正确的是()
A.仅需抗铜治疗,无需抗病毒治疗
B.仅需抗病毒治疗,无需抗铜治疗
C.抗铜治疗与抗病毒治疗同时进行,兼顾铜代谢与HBV复制控制
D.优先进行肝移植,无需药物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乙肝患者,抗铜治疗期间监测的核心指标不包括()
A.24小时尿铜(评估铜排泄情况)
B.肝功能(ALT、AST、胆红素)
C.血常规(监测骨髓抑制)
D.乙肝表面抗体滴度
以下哪种情况不符合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乙肝的临床特点()
A.青少年多见,多有家族遗传史
B.可同时出现肝脏损伤(如肝硬化)与神经症状(如构音障碍)
C.乙肝病毒感染可加重肝损伤,加速疾病进展
D.抗铜治疗可完全清除乙肝病毒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程是()
A.仅治疗至HBVDNA转阴即可停药
B.至少48周,肝硬化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治疗
C.仅治疗3个月,无需长期管理
D.与抗铜治疗同步停止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乙肝与乙肝肝硬化的鉴别要点是()
A.前者有铜代谢异常(铜蓝蛋白降低、尿铜升高),后者无
B.前者无乙肝感染证据,后者有
C.前者肝功能正常,后者肝功能异常
D.前者无需抗病毒治疗,后者必须抗病毒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乙肝患者,使用青霉胺期间最需警惕的不良反应是()
A.胃肠道反应(恶心、腹泻)
B.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C.过敏反应(皮疹、瘙痒)
D.神经症状加重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乙肝患者,饮食管理的核心要求是()
A.高铜饮食(如动物肝脏、坚果)
B.低铜饮食(避免动物肝脏、坚果、巧克力),同时保证营养均衡
C.仅素食,避免所有动物性食物
D.无特殊饮食限制,正常饮食即可
以下关于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乙肝预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及时抗铜与抗病毒治疗,预后均良好
B.已出现肝硬化或神经损伤者,预后较差
C.乙肝病毒清除后,可停止抗铜治疗
D.抗铜治疗可替代抗病毒治疗,无需单独抗病毒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乙肝患者,定期随访的频率是()
A.每1-3个月1次(监测肝功能、尿铜、HBVDNA)
B.每6个月1次,病情稳定后可延长至1年1次
C.仅治疗前监测1次,无需随访
D.仅出现症状时监测,无症状无需随访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的典型诊断依据包括()
A.铜代谢异常:铜蓝蛋白降低(<200mg/L)、24小时尿铜升高(>100μg/24h)
B.眼部表现:角膜K-F环(裂隙灯检查阳性)
C.肝脏表现:肝功能异常、肝硬化(影像学或病理提示)
D.神经精神表现:震颤、构音障碍、认知障碍
E.家族遗传史(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肝豆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