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docVIP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

两小儿辩日

《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东游?东:东方问其故?故:缘故,原因

B.我以日始出时?以:认为始:始于

C.去人近?去:距离孔子不能决?决:判断,判定

D.孰为汝多知乎?孰:谁知:知识

[2]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改写成间接引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改写成直接引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两处)

孰为汝多知乎?

[4]对文章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A.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的,到了中午(感到它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汤里一样,这不是因为离人近时热离人远时凉的原因吗?

B.太阳刚出来时凄凄凉凉的,到了中午(感到它热得)像开水一样烫,这不是离人近时热离人远时凉吗?

C.太阳刚出来时凄凄凉凉的,到了中午(感到它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因为离人近时热离人远时凉的原因吗?

D.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的,到了中午(感到它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一样,这不是离人近时热离人远时凉吗?

[5]读了这篇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请任选角度谈谈你的体会或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日:“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令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gēnggèng)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日:“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予对日:“齐之临淄三百闾(lǘ),张抉(mèi)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日:“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日:“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xiāoxiào)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1]为文中的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更________?(gēnggèng)道????不肖________?(xiāoxiào)主

[2]用自己的话来理解画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自本文的三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成语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来表现齐国人多。

[4].这则古文告诉我们,晏子是一个________的人。(请用两个四字词语回答)

3.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①自——从。②坠——掉落。?③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1]《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__________》,编者是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①涉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

③遽____________??④求____________

[3]翻译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________?乃: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示:________?曰:________??

(3)未闻孔雀是夫

文档评论(0)

192****92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