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型.docVIP

六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六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型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

1.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诲”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找出两个人学弈时不同表现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

A.思/援弓缴/而射之?B.思援/弓缴/而射之?C.思援弓/缴/而射之

[4]本文要说明的道理,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要善于观察,实事求是。

B.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是因为智力上有差别。

C.学习应专心,不可三心二意。

2.阅读理解。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①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②步于中庭③。庭下如积水空明④,水中藻、荇(xìnɡ)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释:①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②相与:共同,一起。③中庭:院子里。④空明: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1](字词理解)选择加点字的正确意思填在括号里。(填序号)

(1)念无与为乐者(______)??A.想念。?B.想到。?C.想法。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______)?A.成功。?B.终于。?C.于是。

[2](提取信息)用“?”画出文中描写月色的语句。

[3](综合判断)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欣然”一词体现出作者在这月色如水的夜晚喜悦与兴奋的心情。

B.作者与张怀民一早就约好一起欣赏月色美景。

C.文章第一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和起因。

D.文章最后几句流露出作者被贬后复杂的心情。

[4](展开联想)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你由这篇古文中对月色的描写,想到了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理解。

终身食鱼

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昔者(???)(2)有馈鱼于郑相者(???)(3)嗜鱼(?)

[2]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嗜鱼,何故不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相为什么不接受别人送来的鱼?(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阅读。

道旁李苦

王戎七岁,尝①与诸②小儿游③。看道边李树多子④折枝⑤?,诸儿竞⑥走⑦取之⑧?,唯⑨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⑩。

注释:①尝:曾经。②诸:众,各。③游:游玩,玩耍。④子:果实,指李子。⑤折枝:折,弯曲。把树枝压弯了。⑥竞:争着。⑦走:跑。⑧之:它,这里指李子。⑨唯:只有,仅。⑩信然:确实这样。

[1]“道旁李苦”的意思是________。

[2]王戎如何判断出李子是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昪,字正伦,徐州人也。世本微贱,父荣,遇唐末之乱,不知其所终。昪少孤,流寓濠、泗间,杨行密攻濠州,得之,奇其状貌,养以为子。而杨氏诸子不能容,行密以乞徐温,乃冒姓徐氏,名知诰。

昪事徐温甚孝谨,温尝骂其诸子不如昪,诸子颇不能容,而知训尤甚,尝召昪饮酒,伏剑士欲害之,行酒吏刁彦能觉之,酒至昪,以手爪掐之,昪悟起走,乃免。后昪自润州入觐,知训与饮于山光寺,又欲害之,徐知谏以其谋告昪,昪起遁去。知训以剑授刁彦能,使追杀之,及于中途而还,绐以不及,由是得免。后昪贵,以彦能为抚州节度使。

知训之用事也,尝凌弱杨氏而骄侮诸将,遂以见杀。及昪秉政,欲收人心,乃宽刑法、推恩信,起延宾亭以待四方之士,士有羁旅于吴者,皆齿用之。尝阴使人察视民间有婚丧匮乏者,往往赒给之。

盛暑未尝张盖、操扇,左右进盖,必却之,曰:“士众尚多暴露,我何用此?

文档评论(0)

192****67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