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docVIP

六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六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

1.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两小儿辩斗(__________)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_____)(__________)

(3)及其日中如探汤(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不能决也(__________)

(5)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理解。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②。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③。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④于东海。

(注释)①发鸠之山:山名。郭璞注曰在上党郡长子县。今属山西省。②柘(zhé)木:常绿灌木,叶可饲蚕。③自詨(xiào):自叫其名。詨,叫。④堙(yīn):堵塞。

[1]本文与《夸父逐日》均选自《__________》,是一篇神话传说。

[2]选择下列“其”字的意思,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代词,指精卫。???B.代词,代指山。

(1)其上多柘木。(_____)??(2)其状如乌。(_____)

[3]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4]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精卫为什么要填海?这则神话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人说,“精卫”是永远也无法填平东海的,“夸父”也无法赶上太阳,你怎么看?请联系生活谈谈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拔树凿井

伊犁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

[1]下列“故”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B.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C.故草木不生????????D.依然如故

[2]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A.伊犁城中无井是因为地下缺水,根本打不出水来。

B.伊犁城的位置在沙漠当中。

C.伊犁城中的人开始的时候,只知道到城外的河中打水。

D.佐领聪明多端,领导人们在沙漠中探出了水井。

[3]翻译句子。?

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理解。

夫为人子者

夫为人子者①,出②必告③,反④必面⑤。所游必有常⑥,所习必有业⑦,恒言不称老⑧。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⑨。

(选自《礼记?曲礼》)

注释:

①为人子者:作人儿子的人。

②出:出行。

③告:禀告。

④反:返回。

⑤面:见面。

⑥常:固定的(地方)。

⑦业:事业。

⑧不称老:不在自称中带有“老”字。

⑨肩随之:并肩而行,但仍须略微退后。

[1]解释加点字。

①所游必有常?游_____

②恒言不称老?

文档评论(0)

192****8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