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胃肠间质瘤术后的护理查房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演讲人
前言
作为胃肠外科的护理人员,我常说“手术是治疗的关键一步,但术后护理是让患者真正‘活过来’的重要保障”。胃肠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虽然发病率不算高,但因其生物学行为复杂、部分患者需接受靶向治疗等特点,术后护理的专业性和细致度尤为重要。
记得去年参与过一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全程护理,从患者被推出手术室时的虚弱,到术后第7天能扶着助行器在病房走廊散步,再到出院时笑着说“终于能吃口热乎饭了”,每一步都让我深刻体会到:术后护理不是简单的“按流程操作”,而是需要结合患者个体差异,从生理到心理、从短期康复到长期随访的系统性照护。今天,我就以近期参与的一例胃肠间质瘤术后护理查房为例,和大家分享护理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
病例介绍
这次查房的主角是58岁的张叔(化名)。他是在体检时发现胃体部占位,进一步做超声胃镜和病理活检后确诊为胃肠间质瘤(危险度分级:中危)。术前CT显示肿瘤大小约5cm×4cm,未侵犯周围组织,无远处转移,于是医生为他制定了“腹腔镜下胃部分切除术+区域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方案。
张叔入院时精神状态不错,但聊到病情时会不自觉地搓手:“护士,这瘤子切了还会再长吗?”能感觉到他对疾病的不确定性充满担忧。术前各项检查中,血常规、肝肾功能基本正常,肿瘤标志物无明显升高,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肺功能轻度减退(考虑与长期吸烟史有关)。
病例介绍
手术当天,张叔在全身麻醉下完成了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约80ml,未输血,切除的胃组织送快速病理确认切缘阴性。术后他被送回病房时,神志清醒,主诉切口隐痛(NRS疼痛评分4分),身上带着两根引流管——一根是胃管(置于胃肠减压),另一根是腹腔引流管(位于左上腹,外接负压球)。当时测生命体征:血压128/76mmHg,心率88次/分,血氧饱和度97%(鼻导管吸氧2L/min),体温36.8℃。
术后6小时,张叔可以半卧位,我们给他做了第一次护理评估:切口敷料干燥,无渗血渗液;胃管引出淡绿色胃液约150ml,腹腔引流管引出淡红色液体约80ml;双下肢皮肤温暖,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他说“嘴里发苦,有点恶心”,但未呕吐。这些细节,都成了后续护理的重要依据。
护理评估是制定护理计划的“地基”。针对张叔的情况,我们从生理、心理、社会支持三个维度展开,像剥洋葱一样逐层分析。
1.生理评估-生命体征与疼痛:术后24小时内,张叔的血压在110-130/65-80mmHg波动,心率75-95次/分,体温最高37.5℃(考虑吸收热),这些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但疼痛是他最直观的不适——术后6小时NRS评分4分,术后12小时因翻身活动增至5分,自述“切口像被扯着疼,咳嗽时更厉害”。-切口与引流管:腹部有3个腹腔镜戳卡孔(最大约1cm)和一个辅助切口(约5cm),敷料干燥,周围皮肤无红肿。胃管每日引流量从200ml逐渐减少到50ml(术后第3天),颜色由淡绿转为清亮;腹腔引流管术后第1天引流量120ml(淡红),第2天80ml(淡血性),第3天30ml(淡黄色),这些变化提示胃肠功能在恢复,
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
腹腔内无活动性出血。-胃肠功能恢复:术后第1天,张叔的肠鸣音3次/分(弱),无排气;第2天肠鸣音5次/分,能闻及气过水声;第3天上午肛门排气,下午开始少量饮水。这是判断能否进食的关键信号。-营养状况:术前张叔体重62kg(身高168cm,BMI21.9),血清白蛋白42g/L(正常)。但术后因禁食、胃肠减压,第3天测前白蛋白280mg/L(略低于正常),提示存在潜在营养风险。
2.心理评估张叔是家里的“顶梁柱”,平时帮儿子照顾小孙子,突然生病让他很自责:“我这一住院,家里乱套了。”术后他多次问:“这瘤子是不是恶性?吃靶向药得吃多久?”夜间睡眠浅,常因担心引流管脱落而不敢翻身。这些表现提示他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需要心理支持。
3.社会支持张叔的儿子和儿媳轮流陪床,儿子是程序员,平时工作忙但很细心,会主动问“今天能给爸爸擦身吗?”;儿媳是小学老师,说话温柔,能耐心安抚张叔的情绪。经济方面,他们有城镇职工医保,靶向药(伊马替尼)部分报销,家庭负担可控。良好的社会支持是康复的“隐形助力”。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基于评估结果,我们梳理出5个主要的护理诊断,每个都紧扣张叔的实际需求:
1.急性疼痛:与手术创伤、引流管刺激有关依据:患者主诉切口疼痛,NRS评分4-5分,因疼痛不敢咳嗽、翻身。
2.有感染的风险:与手术切口、腹腔引流管存在、肺功能减退有关依据:腹腔镜切口虽小但属于有创操作,腹腔引流管是外源性感染途径;张叔长期吸烟(20年,每日10支),术后因疼痛不敢深呼吸,可能导致肺不张、肺部感染。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