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沪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提升练习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
1.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
(一)塞翁失马
近塞上①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③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④。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⑤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注释:
①塞上:长城一带。塞,边塞。②胡:指胡人居住的地方。③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④髀(bì):大腿骨。⑤引弦(xián):拿起武器。
[1]请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近塞上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善术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无故亡而入胡: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组中与“虽与之俱学”中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近塞上之人?B.人皆吊之?C.此独以跛之故?D.而疑邻人之父
[4]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外阅读。?
燧人钻木取火
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类鹗(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识:________??????至:________
息:________??????感:________
[2]“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________。
[3]短文中的圣人从哪里受到肩发,发明了钻木取火?从文中用“???”出来。
[4]你能解释一下“钻木取火”的道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类从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中受到肩发,从而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数不胜数。试着举个例子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言文阅读。
楚①人学舟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②旋③疾徐,惟④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速进,亟⑤犯⑥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⑦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
(注)①楚:楚国(古国名)。②折:掉头。③旋:转弯④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⑤亟:突然。⑥犯:碰到。⑦柁:同“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楚人有习操舟者:_______???_______
②始折旋疾徐:_______???_______
③遽谢舟师: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遂以为尽操舟之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椎鼓速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外文言文。
司马光传(节选)
司马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好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②。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③,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注释:①凛然:稳重的样子;②大指:主要意思;③瓮:陶制的容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自是手不释书(______)?(2)足跌没水中(____)
[2]本文写了七岁司马光的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_______;????(2)_____。
[3]小时候司马光是一个____、____的小孩。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①还,顾反②为女杀彘③。”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①女:同“汝”,你。②反:同“返”。③彘(zhì):猪。
[1]写出下面句子中“之”字的不同含义。
曾子之(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