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血管临床经验总结.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心血管临床经验总结

心血管疾病,属中医“胸痹”、“心痛”、“心悸”、“怔忡”、“眩晕”、“水肿”、“喘证”等范畴,其病因复杂,病程缠绵,治疗颇为棘手。笔者从事中医心血管临床工作多年,深感中医在调理气血、平衡阴阳、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预防复发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现将临证所得之点滴经验总结如下,冀与同道交流探讨。

一、辨证为本,首重气血阴阳失调与痰瘀互结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血阴阳失衡及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密切相关。临证之时,首当详察病机,辨识主次。

1.辨识本虚标实: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病程日久者,常表现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多为气虚、阳虚、阴虚,亦可见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标实则以气滞、血瘀、痰浊、寒凝为多见。例如,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常在劳累后诱发,伴气短乏力,此为气虚为本,遇寒加重或得温痛减,则兼寒凝之标;若疼痛如刺,固定不移,舌有瘀斑,则血瘀为著;若胸闷如窒,形体肥胖,苔腻,则痰浊为患。

2.详察气滞与血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滞则血行不畅,血瘀则气机阻滞,二者常相互影响。临证中,胸闷、善太息、胁肋胀闷者,多为气滞;疼痛固定、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者,多为血瘀。但气滞日久必致血瘀,血瘀亦可加重气滞,故临床常需理气与活血同施,只是根据气滞与血瘀的偏重而有所侧重。

3.明辨痰浊之寒热:痰浊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产物,亦为重要致病因素。痰浊有寒痰、热痰之分。寒痰者,胸闷憋气,痰白清稀,苔白腻,脉滑或弦滑;热痰者,胸闷烦躁,痰黄黏稠,苔黄腻,脉滑数。治疗上,寒痰宜温化,热痰宜清化。若痰瘀互结,则需化痰活血兼顾。

二、论治思路:标本兼顾,通补兼施,燮理阴阳

基于对病机的认识,治疗上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运用通法与补法,调和阴阳气血。

1.发作期以通为主,兼顾其本:对于急性发作期,如心绞痛、急性心衰等,当以祛邪治标为先,迅速缓解症状。常用通法包括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温阳散寒、豁痰开结等。例如,心绞痛急性发作,若属气滞血瘀,常用丹参、川芎、红花、降香、郁金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品;若属寒凝心脉,则加用桂枝、细辛、薤白等温通散寒之药。然“通”法亦需顾及正气,不可攻伐太过,以免伤正。

2.缓解期以补为要,兼祛余邪:在疾病缓解期或慢性稳定期,则当以扶正固本为主,调理脏腑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复发。根据本虚之不同,分别予以益气、养阴、温阳等法。如心气不足者,用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等益气健脾;心阴不足者,用麦冬、玉竹、生地、五味子等滋阴养心;心肾阳虚者,用附子、桂枝、淫羊藿、补骨脂等温补心肾。同时,仍需兼顾余邪,酌加少量活血、化痰之品,以杜生邪之源。

3.通补兼施,燮理阴阳:对于虚实夹杂、标本俱急或慢性迁延期患者,则需通补兼施,灵活掌握通与补的比例。例如,对于心气亏虚、血瘀痰阻之胸痹患者,常以黄芪、党参益气为君,配伍丹参、葛根、川芎活血化瘀,瓜蒌、薤白、半夏化痰宽胸,共奏益气活血化痰之功。对于阴阳两虚者,则需滋阴与温阳并施,如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调和阴阳,交通心肾。

三、方药运用心得:经方为体,时方为用,灵活化裁

临床用药,当以经典方剂为基础,结合病情灵活加减,不可胶柱鼓瑟。

1.经典方剂的运用与发挥:

*桂枝汤类方: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常用于心阳虚、心阴阳两虚之心悸、脉结代等。桂枝甘草汤温通心阳,药简力专;炙甘草汤滋阴养血,益气温阳,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主方。

*血府逐瘀汤类方:如血府逐瘀汤、丹参饮,为活血化瘀的代表方,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属血瘀证者。临证时,若气滞明显,可加柴胡、枳壳、香附;若疼痛剧烈,可加乳香、没药、延胡索。

*温胆汤类方:如温胆汤、黄连温胆汤,善于化痰清热,和胃降逆,对于痰浊内阻或痰热扰心所致的胸闷、心悸、失眠、苔腻等症效果显著。若痰浊偏寒,可去黄连,加干姜、桂枝;若兼血瘀,可加丹参、桃仁。

2.用药经验点滴:

*黄芪:为补气要药,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广泛。凡气虚证,如冠心病、心衰、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等,均可重用黄芪,一般用至30g左右,甚者可达60g。黄芪不仅能补气,尚可利水消肿,对于心衰水肿属气虚者尤为适宜。

*葛根:既能解肌退热,又能生津止渴,更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对于冠心病心绞痛伴有颈项不适者,或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兼阴虚者,用之皆宜。常与丹参、川芎等配伍,增强活血通脉之力。

*薤白:温通滑利,能散阴寒之凝结,通胸阳之闭结,为治胸痹之要药。对于寒痰阻滞、胸阳不振所致的胸闷胸痛,常与瓜蒌配伍,即瓜蒌薤白白酒汤之意。

*三七:功善止血,又能化瘀,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对于冠心病、高血压病等伴有微量蛋白尿或轻度出血倾向者尤为适用,可研末冲服,或入汤剂。

四、调护结合

文档评论(0)

jcc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