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10年重庆一中高2011级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卷(文科)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有关专家表示,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能源供给也存在很大困难。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以大量消耗资源来实现工业化,我国的资源需求量将接近世界其他国家资源消费量的总和,这是难以为继的。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的分析说明[2分]
A:意识可以先于物质而存在
B:人们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见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答案:B:人们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见
2.面对上述情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在循环经济模式下,通过“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由此可见[2分]
A:人类有时只有听凭自然的摆布
B:人类可以利用物质、改造物质
C: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
D:改造自然必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答案:D:改造自然必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在我国一些地方的作息制度改革中,把全市机关工作时间调整为上午9点至12点,下午14点至18点,从而错开了上下班高峰期。在温州,由于实行错时上下班,基本缓解了该市上下班高峰的堵车现象,据测算,这样做的效果相当于在交通硬件设施投资了20亿元。据此回答3—4题
3.实行错时上下班,从而缓解了交通紧张的压力,从哲学角度体现了[2分]
A: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B: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C: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世界是永不停息的变化和发展着的
答案:B: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4.通过实行错时上下班代替增加城市交通硬件建设的投资,缓解上下班交通紧张,这一解决问题的思路,给我们的启示是[2分]
A:要从科学理论出发研究实际问题解决新问题
B: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要有创新精神,敢于打破常规
D:要坚持以科学的精神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C:要有创新精神,敢于打破常规
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我国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有着不同的观点,存在着利益的争论和交锋。回答5—6题
5.在对待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的态度形成如此鲜明的反差表明[2分]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立场不同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C:事物之间的联系有时是有条件的,有时是无条件的
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答案:B:立场不同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6.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我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条原则的哲学依据是[2分]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C: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
答案: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
7.有人说,“人肉搜索”是天使,能在最短的时间揭示真相,看上去很“恐怖”,实际却很“正义”;有人说,“人肉搜索”是“魔鬼”,是“网络暴力”。这体现的哲理是
①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一面是正确的,一面是错误的
②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③任何事物都是不确定的
④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对同一事物会形成不同的认识[2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C:②④
古代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创设的无与伦比的意境和深邃寓意为世人所称道。回答8-10题
8.“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和“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所共同蕴含的哲理是[2分]
A: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B: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是因果联系的本质特征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答案:A: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9.“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抔春露冷如冰。”这首诗说明的哲理是[2分]
A:事物是运动的
B:事物是可以认识的
C: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规律是客观的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答案:C: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规律是客观的
10.曹植《七步诗》的后两句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其实,曹植和曹丕如果不是“同根生”,曹植的才华和抱负就不能对曹丕的皇位构成威胁,曹丕也无须去“煎”他。丕、植两兄弟的真实关系应该是:“只缘同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