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多维视角下中国工艺美术史版本比较与启示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目的
中国工艺美术史作为一门记录和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历程、风格演变、技术创新以及文化内涵的学科,其研究成果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设计的发展脉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品类丰富,从原始社会的彩陶、玉器,到奴隶社会的青铜器,再到封建社会的陶瓷、丝绸、漆器等,每一个时期的工艺美术都承载着当时的社会风貌、审美观念和技术水平,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这些工艺美术作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追求,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史,实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梳理与传承,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工艺美术作品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文化习俗、审美观念等,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艺术教育领域,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研究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为艺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理论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文化自觉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系统研究逐渐展开,多个具有代表性的版本相继问世,如1983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简史》编写组编写的《中国工艺美术简史》(以下简称“院本”);1985年由上海知识出版社出版的田自秉先生撰著的《中国工艺美术史》(以下简称“田本”);同年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龙宗鑫先生撰著的《中国工艺美术简史》(以下简称“龙本”);1993年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卞宗舜、周旭、史玉琢撰著的《中国工艺美术史》(以下简称“卞本”)。这些著作的出版,为中国工艺美术研究搭建了基础平台,成为工艺美术史教学的重要基础文本。
然而,不同版本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在编写理念、内容编排、分期方法以及对工艺品类的选择和阐述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学者对工艺美术史的理解和解读,也体现了不同时期学术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在编写理念上,有的版本侧重于工艺美术的历史发展脉络,强调时间顺序和朝代更替对工艺发展的影响;有的版本则更注重工艺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试图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来阐释工艺美术的演变。在内容编排上,不同版本对各历史时期工艺品类的详略安排有所不同,对同一工艺品类的描述和分析也存在差异。在分期方法上,有的以政治朝代的更替为依据,有的则以社会性质变化为依据。
研究这些不同版本的中国工艺美术史,目的在于通过对各版本编著特点、分期方法、内容阐述等方面的分析,揭示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工艺美术史写作的知识谱系,梳理其发展脉络和演变规律。深入剖析各版本的差异与价值,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多元视角和丰富资料。对于工艺美术教学而言,明确不同版本的特点和优势,能够帮助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的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中国工艺美术的深入理解和热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内,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研究成果丰硕。自20世纪50年代起,多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相继问世,开启了中国工艺美术史研究的新纪元。田自秉先生的《中国工艺美术史》以丰富的史料和严谨的论述,构建了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基本框架,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工艺品类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在论述宋代工艺美术时,田先生对宋瓷的种类、造型、装饰技法以及背后的文化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展现了宋代工艺美术简约、典雅的艺术风格,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宋代文化对工艺美术的深远影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编写的《中国工艺美术简史》则侧重于工艺美术的历史发展脉络,以时间为线索,清晰地呈现了中国工艺美术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为研究者梳理了一条清晰的历史发展路径。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工艺美术史进行了拓展和深化。从文化学的角度,李砚祖教授在《工艺美术概论》中,深入分析了工艺美术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强调了工艺美术作为文化载体的重要性。他指出,工艺美术不仅是物质产品,更是精神文化的结晶,承载着特定时期的社会价值观、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为从文化视角研究工艺美术史提供了理论支撑。从工艺技术角度,也有学者对传统工艺的制作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对陶瓷烧制工艺、丝绸织造工艺等的研究,揭示了传统工艺的技术奥秘和传承发展路径,使人们对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国外,对中国工艺美术的研究也受到了一定关注。西方学者从跨文化的视角,对中国工艺美术进行了独特的解读。他们通过对中国工艺美术品的收藏、展览和研究,试图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大英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西方知名博物馆收藏了大量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品,这些收藏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工艺美术提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改性水滑石衍生氧化物型LNT催化剂:制备、性能与应用前景探究.docx
- 分布式电网经济调度模型:理论、应用与前景探究.docx
- 婚姻纠纷前置调解程序:法理、实践与完善路径探究.docx
- 论网络交易中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障与完善路径.docx
- 基于析因法与模型构建的棉籽粕肉鸭净能评定研究.docx
- 论指导性案例裁判说理:逻辑、困境与优化路径.docx
- 解析转录因子OsERF3:从负调控乙烯生物合成到重塑水稻耐旱机制.docx
- 基于数据挖掘的股票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实证检验与应用拓展.docx
- 氮添与碳升:温带森林土壤氮循环的变革与响应.docx
- NAT2基因芯片法:解锁遗传多态性对SASP药动学影响的新视角.docx
- 沪深300与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比较研究.docx
- Copula相关函数:解锁精准风险度量与多元应用的密钥.docx
- 基于国家保税港区梅山岛梅西村案例的农村征地冲突解决政策研究.docx
- 鼠李糖乳杆菌LV108对免疫低下大鼠肠道微生态及代谢重塑的作用机制探究.docx
- 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维权执法:挑战、策略与发展路径.docx
- 高铁赋能:重塑物流经济新格局的深度剖析.docx
- 地塞米松对颅脑损伤大鼠血清NSE水平的影响及机制探究.docx
- 从行会到协商:劳资收益分配协调机制的博弈与演进.docx
- LY热电公司电力工程项目PM管理模式深度剖析与实践.docx
- 高速动车组车体作用载荷谱的深度解析与应用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