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莱姆病护理学蜱叮咬处理卷及答案.docVIP

2025年莱姆病护理学蜱叮咬处理卷及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NUMPAGES#

2025年莱姆病护理学蜱叮咬处理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莱姆病的病原体是()

A.伯氏疏螺旋体B.细菌(如葡萄球菌)C.病毒D.寄生虫

莱姆病最主要的传播媒介是()

A.全沟硬蜱B.三带喙库蚊C.跳蚤D.白纹伊蚊

蜱叮咬后传播莱姆病的关键因素是()

A.叮咬时间(需附着24小时以上)B.叮咬部位(仅四肢可传播)C.蜱的大小(仅成虫可传播)D.叮咬时是否出血

蜱叮咬后正确的移除工具是()

A.直接用手拔出B.镊子(紧贴皮肤夹住蜱头部)C.指甲刀D.火烤蜱虫促使脱落

莱姆病典型的早期皮肤表现是()

A.红色斑丘疹,伴瘙痒B.游走性红斑(EM),中心苍白C.皮肤瘀斑D.水疱,易破溃

蜱叮咬后,若怀疑感染莱姆病,预防性用药的首选药物是()

A.青霉素B.多西环素(成人及≥8岁儿童)C.头孢曲松D.磺胺类药物

莱姆病的潜伏期一般为()

A.1-3天B.3-30天(平均7-14天)C.1-3个月D.3个月以上

蜱叮咬后,局部皮肤消毒的首选消毒剂是()

A.含氯消毒剂(500mg/L)B.碘伏C.75%乙醇D.甲醛

莱姆病患者若未及时治疗,最易累及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B.神经系统、关节C.循环系统(仅心脏)D.泌尿系统

预防莱姆病最关键的措施是()

A.接种莱姆病疫苗B.避免进入蜱虫栖息地(如草地、森林)C.做好个人防蜱措施(穿长袖衣裤、涂驱蜱剂)D.定期口服预防性药物

蜱叮咬后,若发现口器残留皮肤内,正确的处理是()

A.自行用针挑出B.无需处理,可自行排出C.及时就医由医生取出D.涂抹药膏促进排出

莱姆病游走性红斑(EM)的典型特点是()

A.直径<5cm,固定不扩大B.直径≥5cm,逐渐扩大,中心苍白C.仅出现在叮咬部位D.伴剧烈疼痛、瘙痒

医务人员处理蜱叮咬患者时,个人防护措施不包括()

A.戴手套B.戴护目镜(处理活跃蜱虫时)C.穿防护服D.处理后严格手卫生

莱姆病患者治疗的首选抗菌药物疗程一般为()

A.3-7天B.14-21天C.1个月D.2个月以上

蜱叮咬后,患者需观察的时间是()

A.1周B.2周C.30天(观察是否出现游走性红斑、发热等)D.90天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伯氏疏螺旋体的生物学特性包括()

A.螺旋状细菌,有鞭毛B.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C.对常用抗菌药物(如多西环素)敏感D.主要存在于蜱虫唾液腺中

蜱叮咬后的规范处理步骤包括()

A.用镊子垂直拔出蜱虫(避免扭转、挤压)B.检查是否有口器残留C.局部皮肤消毒D.记录叮咬时间、部位,观察后续症状

莱姆病的临床分期包括()

A.早期局部感染(游走性红斑期)B.早期播散感染(神经系统、心脏受累)C.晚期感染(关节、皮肤病变)D.恢复期

个人防蜱的核心措施包括()

A.穿浅色长袖衣裤(便于发现蜱虫)B.裤脚扎紧或塞入袜子C.涂抹含DEET的驱蜱剂(裸露皮肤)D.户外活动后及时洗澡、检查身体(头皮、耳后等)

莱姆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

A.蜱叮咬后规范处理B.病情监测(观察皮疹、关节疼痛、神经症状)C.用药护理(观察抗菌药物不良反应)D.健康指导(防蜱及随访)

蜱叮咬后,预防性用药的适用情况包括()

A.蜱附着时间≥36小时B.当地莱姆病流行率高C.叮咬后72小时内D.患者无抗菌药物过敏史

莱姆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

A.游走性红斑(EM)B.发热、乏力、头痛C.关节疼痛(多为大关节,反复发作)D.面神经麻痹(神经系统受累)

莱姆病患者用药护理的注意事项包括()

A.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避免自行停药B.观察多西环素导致的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C.儿童避免使用多西环素(<8岁)D.监测肝肾功能(长期用药者)

莱姆病流行区域的环境防蜱措施包括()

A.定期清理草地、落叶(减少蜱虫栖息地)B.喷洒驱蜱杀虫剂(如拟除虫菊酯类)C.避免在蜱虫活跃时段(如上午10点-下午4点)户外活动D.宠物定期驱虫(防止携带蜱虫)

莱姆病患者出院指导的内容包括(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