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docVIP

平度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度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每字1分,共5分)

wēiwǔqīngzhēnyúnr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恍然大悟鲜为人知饱经风霜

B.历害无比人山人海长途跋涉

C.郑重其事针锋相对再接再励

D.奄奄一息按步就班自作自受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这位老科学家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B.他的演讲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面对困难,他毫不气馁,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成功。

D.他的画技出神入化,每一笔都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4.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他站在山巅上,俯瞰着脚下的大地。

②远处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③天空湛蓝如洗,白云朵朵。

④山脚下,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向远方。

A.③①④②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①④③②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和平宁静的理想社会。

C.《陋室铭》通过描写陋室的环境和主人的情趣,表达了作者高洁的志向。

D.《阿长与〈山海经〉》一文表达了作者对阿长奶奶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6.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①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④,不拘小节。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共15分)

《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每题1分,共4分)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③人不知而不愠,()

④学而不思则罔,()

8.翻译下列句子。(每题2分,共4分)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学习态度?(3分)

10.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对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5题。(共25分)

《那片海》节选

那是一片蔚蓝的海,海天一色,波光粼粼。我站在沙滩上,望着远处的海平线,思绪万千。

小时候,我常常跟着爷爷来到这片海滩。爷爷总是教我辨认各种贝壳,教我观察海鸟的飞行轨迹。那些日子,我仿佛和这片海融为一体,海风吹拂着我的脸颊,海浪拍打着我的脚丫,海鸥在我的头顶盘旋。

如今,我已长大成人,离开家乡去往远方求学。每次回到家乡,我都会来到这片海滩,怀念过去的时光。海还是那片海,只是岁月的痕迹在沙滩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11.文中多次描写了“海”,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4分)

1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

1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中“我仿佛和这片海融为一体”这句话的理解。(4分)

14.你是否也有类似的“那片海”?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家乡”的理解。(6分)

15.文章结尾写道:“海还是那片海,只是岁月的痕迹在沙滩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三、写作(共30分)

16.题目:那一次,我懂得了______(请将横线处补充完整,如:坚持、感恩、友谊等,然后作文)

要求: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30分)

1.威武晴珍混入

2.A

3.B

4.C

5.D

6.①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②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④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共15分)

7.①喜悦②快乐③恼怒④困惑

8.①学了知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是令人愉悦的吗?

②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9.孔子体现了积极乐观、乐于学习的学习态度。

10.这句话的意思是,温习旧的知识,并能从中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它强调了复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复习,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成为别人的老师。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5题。(共25分)

11.作者通过多次描写“海”,突出了海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对海的喜爱之情,也暗示了海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12.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喻将海浪比作拍打,拟人将海浪赋予了人的动作,

文档评论(0)

Yan06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