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三国时期贾诩相关阅读理解练习
引言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谋士如云。在众多闪耀的将星与智囊中,贾诩以其独特的生存智慧、深不可测的谋略以及在关键时刻的精准判断,占据了一席之地。他被后世称为“毒士”,也被赞为“算无遗策”,其复杂的性格与行为选择,为我们研究那个动荡时代的个体命运与政治生态提供了绝佳的样本。本练习旨在通过对贾诩生平关键节点的梳理与分析,加深对这位特殊历史人物的理解,并提升历史阅读理解与思辨能力。
阅读材料一:贾诩与李傕、郭汜之乱
(背景:东汉末年,董卓伏诛,其部将李傕、郭汜等人心怀恐惧,欲解散部众逃亡。)
贾诩时在李傕军中,闻之,谓傕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傕等然之,遂将其众而西。……傕遂杀司徒王允,……放兵略长安老少,杀之悉尽,死者狼藉。
——据《三国志·魏书·贾诩传》等史料整理
思考与问题:
1.根据材料,概括贾诩向李傕、郭汜提出建议的直接背景和核心内容。
2.贾诩此策造成了怎样的直接后果?你如何看待贾诩提出此策的动机?(提示:可从当时贾诩的处境、个人性格及后续行为综合考虑)
3.后世有人因贾诩此策而称其为“毒士”,你是否认同这一标签?请结合材料简述理由。
阅读材料二:贾诩归张绣与献策
(背景:李傕、郭汜乱后,贾诩辗转依附张绣。曹操征张绣,战事几度反复。)
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服。
后,太祖拒袁绍于官渡,绍遣人招绣,并与诩书结援。绣欲许之,诩显于绣坐上谓绍使曰:“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绣惊惧曰:“何至于此!”窃谓诩曰:“若此,当何归?”诩曰:“不如从曹公。”绣曰:“袁强曹弱,又与曹为仇,从之如何?”诩曰:“此乃所以宜从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绣从之,率众归太祖。太祖见之,喜,执诩手曰:“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
——据《三国志·魏书·贾诩传》整理
思考与问题:
1.材料二中,贾诩针对张绣追击曹操一事,先后提出“不可追”和“促更追之”的建议,均被验证。请根据贾诩的解释,分析其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体现了贾诩怎样的军事才能?
2.在袁绍与曹操官渡对峙之际,贾诩力劝张绣归降曹操,而非实力更强的袁绍。请概括贾诩提出的三点理由。你认为其中哪一点最为关键?为什么?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贾诩在辅佐不同主公(李傕、张绣)时,其策略和表现有何异同?这反映了他怎样的处世哲学?
阅读材料三:贾诩在曹魏的处世与进言
(背景:贾诩归曹操后,深知自己非曹操旧臣,且早年有“助傕、汜之乱”的经历,行事尤为谨慎。)
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
文帝即位,以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帝问诩曰:“吾欲伐不从命以一天下,吴、蜀何先?”对曰:“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陛下应期受禅,抚临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吴、蜀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逊见兵势,据险守要,泛舟江湖,皆难卒谋也。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臣窃料群臣,无备、权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文帝不纳。后兴江陵之役,士卒多死。
——据《三国志·魏书·贾诩传》整理
思考与问题:
1.据材料三,贾诩在归曹后采取了怎样的处世态度?他为何要如此行事?
2.魏文帝曹丕问计于贾诩,贾诩提出了怎样的战略建议?其核心思想是什么?曹丕为何没有采纳?(提示:可结合曹丕当时的心态和政治需求分析)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认为贾诩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事例,从至少两个不同角度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与解析(要点提示)
(请注意:历史人物评价具有复杂性,以下解析仅为参考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材料一:
1.背景:董卓死后,李傕、郭汜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WST 554-2017 学生餐营养指南.pdf VIP
- 致用英语(第三版)听力教程1教学课件Unit 7-PPT课件.pptx VIP
- 烽火岁月中的木刻 课件 2025浙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ppt
- 13G311-1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图集.pdf VIP
- 小学数学六年级《找规律》数学活动课PPT课件.ppt VIP
- 【历史】七年级下册必背知识点汇总+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docx VIP
- 高标准农田跟踪审计、工程中间计量、变更价格调整及竣工结算审核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
- 保安管理与风险控制培训课件.pptx VIP
-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学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核心素养教案).pdf
- FANUC机器人的码垛堆积功能(二)示教编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