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讲故事方案.docxVIP

班级讲故事方案.docx

此文档为 AI 生成,请仔细甄别后使用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班级讲故事方案

作为带过六届学生的班主任,我始终相信:故事是打开心灵的钥匙,也是连接情感的桥梁。这些年带低年级时,常发现孩子们说话磕磕绊绊,讲个小事能急得抓衣角;带中高年级后,又有孩子沉迷短视频,连完整读篇童话的耐心都没了。去年班级读书分享会上,有个孩子捧着《小王子》只说了句”好看”就卡壳,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们需要一场能让故事”活”起来的活动——既能让孩子敢说、会说,又能让他们在故事里看见世界、看见自己。于是,我花了三个月时间打磨出这套”班级讲故事方案”,从筹备到落地,每个环节都藏着对孩子们的小心思。

一、方案背景与核心目标

(一)背景痛点

现在的孩子不缺故事听——手机里有动画,电视上有综艺,但缺的是”自己讲”的机会。去年做过一次匿名问卷,班里45个孩子里,32人说”老师叫我上台说话会心跳加速”,21人坦言”不知道怎么把看到的故事讲得有趣”,还有7个孩子直接写”我爸妈说讲故事没用,不如多做两道题”。更让我揪心的是,有次课间听到两个孩子争论”奥特曼和孙悟空谁厉害”,争了十分钟都没说清各自的”战绩”,最后气鼓鼓地跑开了。这些真实的反馈让我明白:孩子们需要的不是被灌输”讲故事很重要”的道理,而是被手把手教会”怎么讲”,被温柔地鼓励”大胆讲”。

(二)核心目标

基于这些观察,我把方案目标定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敢开口”——让90%以上的孩子能在20人以上的场合完整讲完一个3分钟故事,消除当众表达的恐惧;

第二层是”会表达”——通过技巧训练,让60%的孩子掌握”语气变化”“动作辅助”“互动提问”等讲故事方法,把故事讲得有感染力;

第三层是”有温度”——借由故事传递真善美,让班级形成”听故事、讲好故事、爱故事”的文化氛围,孩子们能从故事里学会共情、思考和分享。

二、前期筹备:把”想做”变成”能做”

(一)摸准兴趣:让故事”对胃口”

筹备的第一步,是弄清楚孩子们爱听什么、能讲什么。我用了”三招”:

第一招是”故事盲盒”——把班级图书角的200多本绘本、童话书打乱,让每个孩子随机抽一本,写下”我最想讲这个故事的原因”。收上来的纸条特别有意思,有孩子写”《兔子的12个大麻烦》里的兔子像我妹妹,总把东西弄乱”,有孩子说”《没头脑和不高兴》让我想起上次忘带作业的自己”;

第二招是”家庭故事会”——布置周末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讲一个”小时候的故事”,第二天在班里分享。这招可太管用了,有个平时不爱说话的男孩,讲爸爸小时候偷摘枣被狗追的故事,手舞足蹈讲了五分钟,底下的孩子笑成一团;

第三招是”兴趣分类表”——根据前两招的反馈,把故事分成”动物童话”“生活趣事”“传统文化”“科幻想象”四大类,让孩子们投票。结果”动物童话”以38票高居榜首,“传统文化”因为有《哪吒闹海》《九色鹿》这些带点”酷”的故事,也得了29票。

(二)物资准备:让故事”有画面”

我始终觉得,讲故事不是干巴巴地念字,得让孩子有”代入感”。所以物资准备上,我坚持”能动手不花钱”:

故事卡:用硬卡纸做了50张”故事能量卡”,正面印着”声音要像小河一样有起伏”“讲到害怕的地方可以缩缩脖子”这样的小提示,背面留白让孩子们自己画故事主角;

道具箱: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废旧材料”,纸箱做城堡、丝巾当披风、塑料瓶剪一剪变成魔法棒,现在道具箱里已经有37件”宝贝”,连上次讲《三只小猪》的”大灰狼面具”都是用旧T恤缝的;

场地布置:教室后面的”故事舞台”是孩子们自己设计的,用蓝色彩纸贴成”天空”,挂了串星星灯,地上铺了块旧地毯当”舞台”,角落里还放了个”故事信箱”,专门收孩子们想讲的新故事。

(三)规则设计:让故事”有方向”

为了让活动有序又有趣,我和孩子们一起定了三条”黄金规则”:

“人人都有机会”——每周一到周四的”课前5分钟”是固定的”故事时间”,按学号轮流上台,轮到的孩子可以自己讲,也可以和好朋友组队讲;

“没有差评师”——听故事的孩子要做”故事小评委”,但只能说”我最喜欢你讲的…““如果…会更有趣”,不能说”不好听”“讲错了”;

“进步看得见”——每个月评一次”故事小明星”,不看谁讲得最精彩,只看谁”比上个月进步大”。记得第一次评的时候,有个总把”然后”说成”完了”的女孩,因为学会了用”突然”转折,当上了明星,她举着奖状说”原来进步比赢更开心”,我差点掉眼泪。

三、实施流程:从”敢讲”到”会讲”的阶梯式成长

(一)预热期(第1-4周):先让嘴巴”热热身”

这阶段的关键是”降低压力,建立安全感”。我把它分成三步:

第一步是”影子故事”——我先做示范,讲《小熊拔牙》时故意”犯错”:“小熊不爱刷牙,有一天…(停顿)哎呀,我忘词了,谁能帮我想想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孩子们立刻举着手喊”牙齿长虫了!““疼得打滚!”,一来二去,他们发现”讲故事可以一起玩”;

第二步是”角色体验”——用道具箱里的东西

文档评论(0)

杜家小钰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