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部编版2022年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1]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段讲的故事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出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3]请为这本名著写一段80字左右的推荐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田忌①赛马
忌数②与齐诸公子③驰逐④重射⑤。孙子⑥见其马足⑦不甚相远⑧,马有上、中、下辈⑨。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⑩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四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17千金。
选自《史记》
(注释)
①田忌:战国初期齐国名将。
②数(shuò):屡次,多次。
③公子:古代称诸侯的儿子。
④驰逐:赛马。
⑤重(zhòng)射:下大赌注。
⑥孙子: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孙膑(bìn)。
⑦马足:马的脚力。
⑧不甚相远:相差不太远。
⑨辈:类,等级。
⑩弟:同“第”,但,只管。
?信:相信。
?然:答应。
?逐射千金:下千金打赌。逐射,赌赛。
?临质:临场比赛。质,评判,这里指比赛。
?下驷:下等马,劣等马。下文的“上驷”“中驷”分别指上等马(良马)、中等马。
?再胜:两次获胜。
王:指齐王。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打赌)
B.君弟重射(弟弟)
C.田忌信然之(相信)
D.而田忌不胜而再胜(两次)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以君之下驷彼上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田忌赛马的故事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理解。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坐:因为。
[1]结合注释阅读文章,在理解文言文意思的基础上,用原文填空。
北人食菱的方法是“_______?”,当别人告诉他正确的食菱方法?“_______”?,他却“?_______?”?,为自己找的理由是“_________”,结果闹了笑话。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做人不应该“_________”,否则,只能让别人取笑。
[2]下列与“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衣食所安?B.设酒杀鸡做食?C.不食五谷
4.文言文理解。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是吾剑之所从坠(这)
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代词,代指剑)
C.不亦惑乎(糊涂)
D.求剑若此(像)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破瓮救友
光(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撰),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下列划横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自是手不释书??????自(________)
②众皆弃去????????去(________)
③儿得活?????????得(________)
④群儿戏于庭???????于(_________)
[2]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例句“闻讲《左氏春秋》,爱之”相同的是(?)
A.故时有物外之趣?B.其虫旧曾有之
C.至之市?D.钱帅登之
[3]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计算题假期专项练习题.doc
-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复习年级联考习题.doc
-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复习加深练习题.doc
- 青岛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复习重点知识练习题.doc
- 青岛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复习综合练习题.doc
- 青岛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复习积累练习.doc
- 青岛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复习真题.doc
- 青岛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复习易错练习题单.doc
- 青岛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复习教学知识练习.doc
- 青岛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月考调研易考真题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