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水稻高产稳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发生规律的调控研究
水稻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众多人口的主食来源。在人口数量攀升以及民众生活品质逐步提升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于水稻的产量与品质有了更为严苛的标准。想要让水稻既高产又优质,优良品种固然是重要基础,但科学的栽种手段以及得力的病虫害防控办法才是达成目标的核心要素。合理运用高产种植技术,能充分挖掘水稻生长潜力,而精准防控病虫害可减少产量损失,保证水稻健康生长。
一、水稻高产种植技术
1、品种选择①因地制宜原则
依据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灌溉水源等因素,挑选适宜的水稻品种。例如,在南方高温多雨地区,可选择耐高温、耐涝且抗病性强的品种,如\Y两优900”,具有产量高、水稻米质优以及抗倒伏能力强的特性;在北方寒地,则适合种植早熟、耐寒的品种,像“盐丰47”“稻源16”“浑粳219\能在较短生育期内实现高产。
②市场需求考量
结合市场对稻米品质的需求,选择符合市场导向的品种。优质稻米如“阳光稻63”,因其独特的香味和口感,在市场上备受青睐,价格较高,能为农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③品种特性评估
对品种的生育期、分蘖能力、抗逆性等特性进行综合评估。生育期适中的品种有利于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分蘖能力强的品种能形成更多有效穗,从而提高产量。如“美锋稻18”,分蘖力较强,在合理密植条件下可显著增加单位面积穗数。
2、种子处理
在水稻播种前的晴朗天气条件下,进行1-2天晒种,将种子均匀摊在晒场上,厚度约5-10厘米,每隔1-2小时翻动1次,确保种子受热均匀。晒种可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促进种子提早出苗。
采用盐水选种法,配制1.13比重的盐水(约50千克水加12-12.5千克盐),将种子倒入盐水中,充分搅拌后,捞出漂浮在水面上的枇谷、病粒和杂质,选取下沉饱满的种子,然后用清水冲洗2-3次,去除种子表面盐分。
③浸种消毒
选用浓度为25%的咪鲜胺乳油,稀释2000-3000倍后进行种子浸种,浸种后捞出直接催芽。一般浸种时间为48-72小时,温度保持在10-12%。浸种过程要求种子完全浸没在药液中,这样可以防止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等病害传播。
将浸好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后,用湿布包裹,放置在30-32%的环境中催芽。每天用温水冲洗1-2次,待种子破胸露白率达到80%以上时,将温度降至25%左右炼芽12小时,使芽长整齐一致,便于播种。
①秧田选择与整理
挑选地势开阔平坦、处于背风面且光照充足、具备便捷排灌条件、土壤肥力高的田块作为苗床。在播种前10-15天,对苗床进行翻耕,深度约15-20厘米,清除杂草、杂物。结合翻耕,每亩使用腐熟彻底的有机肥料1500-2000千克、过磷酸钙30-40千克、硫酸钾10-15千克,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然后进行苗床整理,将苗床耙细、整平,做成宽1.2-1.5米、高15-20厘米的畦,畦间留30-40厘米宽的排水沟,以便排水和管理。
根据当地气候和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播种期。一般早稻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时即可播种,晚稻在早稻收获后尽早播种,在4月中至5月中播种中稻。采用湿润育秧或旱育秧方式,湿润育秧播种时,首先需要在苗床上浇足底水,然后在苗床上均匀撒播催好芽的种子,然后覆盖一层0.5-1厘米厚的过筛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宜,再覆盖一层地膜保温保湿;在进行旱育秧播种前,需先把苗床充分浇湿,等水分渗透下去之后,把种子均匀地播撒开来。接着,像之前一样覆盖上细土,随后搭建拱棚并覆盖农膜。播种量根据品种、秧龄和育秧方式而定,一般湿润育秧每亩播种量为20-30千克,旱育秧每亩播种量为10-15千克。
③秧田管理
播种至出苗前保持苗床畦面湿润,以利出苗。控制温度在25-30°C,超过35°C时要通风降温。出苗后至3叶期,保持畦面浅水层,若遇低温寒潮,及时灌深水护苗,寒潮过后缓慢排水,防止温差过大造成死苗。逐步通风炼苗,降低温度,保持在20-25%O3叶期后,保持浅水勤灌,促进秧苗分藥。在秧苗1叶1心期,作为“断奶肥”施尿素3-5千克/每亩;3叶期每亩施尿素5-7千克、氯化钾3-5千克作“促蘖肥”;移栽前3-5天,作为“送嫁肥”施尿素7-10千克/每亩,以增强秧苗抗逆性,提高移栽成活率。当秧苗长至1叶1心时,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50-200克,兑水50-60千克喷雾,促进秧苗矮壮多分。在水分管理上,保持苗床湿润,不积水,2叶1心后,逐步减少水分供应,进行旱育管理,促进根系生长。同时,根据秧苗生长情况,适时追施“断奶肥”和“送嫁肥”,“断奶肥\在2叶1心时,每亩施尿素3-4千克,在移栽前3-5天,作为“送嫁肥”施尿素5-6千克/每亩。在秧田期,需要重点防治稻蓟马、绵腐病、灰飞虱、立枯病等病虫害。在1叶1心期,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信息化建设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docx
- 深化旱地甘蔗高产高糖种植和管理技术应用的探讨.docx
- 淮北地区冬小麦高产栽培中一系列科学管理措施的创新应用.docx
-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关键技术环节的具体实践研究.docx
- 苦荞麦种植技术要点实施及病虫害针对性防治措施分析.docx
-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有效运用及综合病虫害防治研究.docx
- 规模化养殖中猪疫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技术的综合管理体系.docx
-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与不同田间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docx
- 大豆种植中采取多种绿色技术措施防治病虫草害的深入分析.docx
- 现代农业背景下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管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实践.docx
- 果树冬季管理措施对春季生长及全年产量的影响研究.docx
- 大豆食心虫发生特点与多角度针对性防治手段的探讨.docx
- 玉米高产栽培体系中农业信息化技术的精准应用机制探究.docx
-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实施与持续创新发展前景分析.docx
- 玉米高产栽培田间管理和病虫害科学防治方案的应用总结.docx
- 大豆一玉米套作种植技术优化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探讨.docx
- 小型农业机械在设施农业中的创新应用与效益分析.docx
- 基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农田节水灌溉核心技术运用建议.docx
- 大白菜现代化高产高效栽培切实可行的关键技术措施研究.docx
- 深入探讨农机化技术在农业保护性耕作中的优势及重要作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