馄饨皮的作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馄饨皮的作法

一、馄饨皮原料选择与配比

馄饨皮的口感与原料选择直接相关,需重点关注面粉、水及辅助材料的特性与配比。

1.1面粉类型选择

市售常见面粉分为高筋粉、中筋粉、低筋粉三类(按蛋白质含量划分,高筋粉≥12.5%,中筋粉9.5%-12.5%,低筋粉≤9.5%)。制作馄饨皮建议优先选择中筋粉,其蛋白质含量适中,既能形成足够筋性(面粉中蛋白质吸水形成的网络结构,决定面团弹性),又不会因筋性过强导致成品过硬。若仅能获取高筋粉,可添加5%-10%低筋粉调和;低筋粉则需增加揉面时间以增强筋性,但不建议作为首选。

1.2水的选择与用量

水需选用常温(20-25℃)饮用水,避免使用冰水或热水:冰水会延缓蛋白质吸水,热水会破坏面筋结构。水粉比例是关键,500g中筋粉建议加水220-250ml(具体用量因面粉吸湿性调整,北方干燥地区可增加5%-8%水量)。可采用“分次加水法”:先加80%水量,搅拌成絮状后观察状态,再补加剩余水量,避免一次加水过多导致面团过软。

1.3辅助材料添加

盐是重要辅助材料,建议按面粉重量的1%-1.5%添加(500g面粉加5-7.5g盐)。盐能增强面筋网络强度,提升馄饨皮的延展性和耐煮性。若需制作彩色馄饨皮(如菠菜汁、胡萝卜汁皮),可将水替换为对应蔬果汁(需过滤去渣),但需注意蔬果汁含水量不同,需减少10%-15%添加量,避免面团过湿。

二、馄饨皮制作前的准备工作

充分的前期准备能提升制作效率,避免操作中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

2.1工具准备

基础工具包括:不锈钢盆或玻璃盆(避免使用塑料盆,易粘面)、揉面垫(硅胶或木质为佳,防粘且易清洁)、擀面杖(建议选择长30-40cm的圆木杆,比单手小擀面杖更易控制厚度)、切面刀(不锈钢直刀或锯齿刀均可)、防粘粉(玉米淀粉或高筋粉,用于擀面时防粘)。

2.2环境控制

制作环境温度建议保持在20-25℃,湿度50%-60%。温度过低会导致面团醒发缓慢,过高则易滋生细菌;湿度过低面团表面易干裂,过高则面团易粘连。若环境干燥,可在揉面垫旁放置一杯温水增加局部湿度;若环境潮湿,可适当增加防粘粉用量。

三、馄饨皮制作核心操作流程

规范的操作步骤是保证馄饨皮质量的关键,需严格遵循“和面-醒面-揉面-擀面-切割”五步法。

3.1和面

将称量好的面粉倒入盆中,在中间挖一个“小坑”(专业称“窝心”),倒入80%的水和盐,用筷子沿顺时针方向搅拌,将四周面粉逐步拨入“小坑”,直至形成絮状面絮(无干面粉颗粒)。此时若面絮过干,可补加剩余20%的水;若过湿,可撒少量干面粉调整。注意搅拌时避免过度用力,防止面筋过早形成导致后续揉面困难。

3.2醒面(饧面)

将面絮聚拢成松散面团,表面覆盖保鲜膜或湿润纱布(防止表面风干),静置30-40分钟。醒面的目的是让面粉充分吸水,使面筋网络初步形成。醒面时间不足,面团易断裂;时间过长(超过1小时),面团会因水分渗透过度变软,影响后续操作。

3.3揉面

醒面完成后,将面团取出放在揉面垫上,采用“推揉法”:双手掌根按压面团,向前推展,再将面团折叠回来,重复此动作。揉面过程中若面团粘手,可撒少量防粘粉(每次用量不超过5g)。揉至面团表面光滑、无裂缝(专业称“三光”:面光、手光、垫光),手指按压后缓慢回弹(按压深度约0.5cm,5秒内恢复80%以上),即达到揉面标准。

3.4擀面

将揉好的面团分成4-6个小剂子(每个约80-120g,方便操作),取一个剂子用手掌压扁成直径8-10cm的圆饼。使用擀面杖从圆心向四周均匀推压,每擀一次将面团旋转30-45度(保持厚度均匀),同时在面团上下表面撒少量防粘粉(避免粘连)。目标是将面团擀成直径25-30cm、厚度0.8-1mm的圆形薄片(约3张A4纸叠加厚度),边缘可略薄于中心(约0.6-0.8mm),便于包裹馅料时捏合。

3.5切割

将擀好的面皮平铺在揉面垫上,用切面刀按需求切割。传统馄饨皮多为6-8cm见方的正方形,也可切为直径7-9cm的圆形(根据包制手法选择)。切割时刀面需垂直下压,避免拖拉导致边缘毛躁。每切完一张,需在面皮间撒少量防粘粉(玉米淀粉最佳,不易结块),防止叠放时粘连。

四、馄饨皮的保存与复用时的注意事项

未立即使用的馄饨皮需合理保存,以维持口感和新鲜度。

4.1短期保存(24小时内使用)

将切割好的馄饨皮分层平铺在托盘上(每层间垫防粘纸或纱布),覆盖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4℃左右)。注意避免与异味食材同放(如洋葱、大蒜),防止串味。冷藏时间不超过24小时,超过会因水分流失导致皮变硬。

4.2长期保存(3天以上)

若需长期保存,可将馄饨皮单层平铺在托盘上,放入冰箱冷冻室(-

文档评论(0)

小T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繁华落幕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03日上传了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