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校外专项练习.docVIP

西师大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校外专项练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西师大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校外专项练习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

1.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王冕好学

冕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①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②之。已而③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④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注释)①轼:就。②挞:用鞭子打。③已而:后来。④执策:拿着书。

请仔细阅读后对下列句子进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窃入学舍”是说王冕偷偷地到学校旁听。?(________)

2.父亲鞭打王冕是因为王冕没有默记学习的内容。?(________)

3.母亲认为王冕对学习很入迷,应该让他去学习。?(________)

4.在寺庙里,王冕直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读书,一直到天亮。??(________)

5.短文通过具体事例充分表现出王冕是一个热爱学习,却不爱劳动的孩子。(________)

2.文言文阅读。?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你会用成语概括这则故事吗?这个成语是:________。

[2]这则故事的寓意是:________。

[3]“长百兽”中的“长”的解释、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身体比百兽长(cháng)

B.做百兽的首领(zhǎng)

C.比百兽长得快(zhǎng)

D.比百兽有长处(cháng)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盘古①开天

天地混沌②如鸡子③,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④,神于⑤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⑥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⑦天去⑧地九万里。

——选自《太平御览》

(注释)

①盘古:古神话中人名,传说他开辟天地,死后身化万物。

②混沌(hùndùn):传说中指天地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

③鸡子:鸡蛋。

④九变:复杂多变。九,泛指多次。

⑤于:表示比较。

⑥日长(zhǎng):每天增长。

⑦故:所以。

⑧去;相差,距离。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盘古日长(cháng?zhǎng)一丈?(2)盘古极长(cháng?zhǎng)

[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天地混沌如鸡子?(2)天日高一丈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天去地九万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中成对的反义词。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_____)

(2)是吾剑之所从坠(______)

[2]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叫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拔树凿井

伊犁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

[1]下列“故”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B.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C.故草木不生????????D.依然如故

[2]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A.伊犁城中无井是因为地下缺水,根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技术支持工程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仪器公司技术支持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