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溺水抢救方法入门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紧急初步处理
03
心肺复苏操作
04
辅助设备使用
05
后续处理措施
06
预防与教育
01
识别溺水情况
01
识别溺水情况
PART
常见溺水症状观察
异常呼吸模式
面部特征变化
肢体动作异常
行为反应迟钝
溺水者可能出现急促、浅表或间歇性呼吸,甚至出现呼吸暂停,伴随咳嗽或喉部痉挛。
溺水者可能无法有效划水,表现为手臂伸直拍打水面或身体垂直挣扎,头部后仰试图保持口鼻高于水面。
嘴唇发绀(青紫色)、瞳孔散大、眼神呆滞或失去焦点,面部可能因缺氧呈现苍白或灰暗色。
对呼喊无反应或反应微弱,无法抓住救援工具,身体逐渐下沉或失去自主运动能力。
判断意识与呼吸状态
意识水平测试
轻拍溺水者肩部并大声呼喊,观察是否有睁眼、呻吟或肢体反应,若无反应则判定为意识丧失。
呼吸检查方法
通过“听、看、感觉”判断,将耳朵贴近溺水者口鼻,观察胸部起伏,感受气流,若10秒内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视为呼吸停止。
脉搏评估技巧
用食指和中指触摸颈动脉(喉结旁两指处),避免拇指误触自身脉搏,若5-10秒未触及搏动,需立即启动心肺复苏。
环境安全评估
水域危险性分析
观察水流速度、水深、水温及水下障碍物(如暗礁、水草),避免施救时因环境因素导致二次伤害。
01
救援工具可用性
优先使用救生圈、长杆或绳索等间接救援工具,若需入水,确保自身具备游泳能力并穿戴浮力装备。
02
现场协作需求
呼叫周围人员协助报警、准备急救设备或维持秩序,避免单人盲目施救导致群体溺水风险。
03
02
紧急初步处理
PART
快速呼叫专业帮助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在发现溺水者后,第一时间联系专业急救人员,确保救援团队能够迅速抵达现场,为后续抢救争取宝贵时间。
提供准确位置信息
清晰描述溺水事件发生的具体地点、周边标志性建筑或地形特征,避免因信息模糊导致救援延误。
保持通讯畅通
在救援人员到达前,确保电话畅通,以便随时沟通现场情况变化或接受专业指导。
将溺水者移出水面
避免颈部过度移动
搬运溺水者时需固定其头颈部,尤其怀疑有脊椎损伤时,应多人协同平移至硬质担架上。
03
优先利用救生圈、长杆等工具将溺水者拉至岸边,避免直接下水导致施救者体力不支或陷入危险。
02
使用辅助工具救援
评估环境安全性
救援前需确认水域环境是否稳定,避免因水流湍急、水下障碍物等对施救者或溺水者造成二次伤害。
01
检查气道通畅性
清除口鼻异物
将溺水者置于平卧位,迅速清理口腔和鼻腔内的水草、泥沙等异物,确保呼吸道无阻塞。
观察呼吸迹象
贴近溺水者口鼻处,通过“听、看、感觉”判断其是否有自主呼吸,若呼吸停止需立即开始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手法
采用“仰头提颏法”或“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因操作不当加重颈椎损伤。
03
心肺复苏操作
PART
胸外按压正确姿势
体位与手部定位
施救者需跪于患者一侧,将掌根置于患者胸骨下半段(两乳头连线中点),另一手叠放其上,手指交叉翘起,避免按压时压迫肋骨。身体前倾,双肩正对患者胸骨,保持肘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
按压深度与回弹
成人按压深度需达5-6厘米,儿童约5厘米,婴儿约4厘米。每次按压后需完全回弹,确保胸廓充分复位,但掌根不离开胸壁,以维持按压位置准确。
避免常见错误
按压时不可冲击式用力或按压中断超过10秒,防止脏器二次损伤;施救者需利用上半身体重而非单纯手臂力量,保证按压效果持久稳定。
人工呼吸实施步骤
开放气道
采用“仰头抬颏法”,一手压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食指与中指抬起下颌骨,确保气道畅通。若怀疑颈椎损伤,改用“推举下颌法”避免颈部移动。
呼吸支持操作
捏紧患者鼻孔,施救者正常吸气后包绕患者口唇缓慢吹气1秒,观察胸廓隆起即为有效。成人每次吹气量约500-600毫升,避免过度通气导致胃胀气。
循环比例与监测
单人施救时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0:2,双人施救儿童时为15:2。每5个循环(约2分钟)重新评估患者呼吸与脉搏,若仍未恢复自主循环则继续CPR。
CPR节奏与频率控制
按压速率标准化
特殊人群调整
中断时间最小化
严格保持100-120次/分钟的按压频率,可使用节拍器或哼唱《StayinAlive》等节奏为120BPM的歌曲辅助维持速率,防止过快或过慢影响灌注效果。
除必要通气或AED分析心律外,按压中断需控制在10秒内。研究表明,每中断1秒,复苏成功率下降7%-10%,强调团队协作以减少轮换延迟。
婴儿CPR需采用两指法(单人)或双拇指环绕法(双人),按压深度为胸廓前后径1/3;孕妇患者需手动左移子宫或倾斜体位以减轻下腔静脉压迫。
04
辅助设备使用
PART
AED操作基本指南
开机与电极片粘贴
启动AED后,按照语音提示将电极片正确粘贴于患者裸露的胸部(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施工过程中应急设备配置与管理方案.docx
- 合规-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实务讲座(80页).pptx VIP
- 无人机智能巡航路面病害检测方法、无人机和检测系统.pdf VIP
- 23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图集_可搜索.pdf VIP
- 智慧工地系统介绍PPT(共友).pptx VIP
- 生鲜商品配置(按月份).xls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语文3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JB-QGL-TX3016AJB-QTL-TX3016A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安装使用说明书(Ver.1.3,2016.11 )》.pdf VIP
- 大连高金18T操作说明书.pdf
- 施工组织总体设想、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段划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