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科技职业技术学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德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去年九月送表弟去常德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报到那天,沅水河面上还浮着层薄雾。他背着洗得发白的双肩包,站在校门口那座刻着“德技双馨”的石拱前,仰头念校训的样子,像只急于扑棱翅膀的小鸟。我逗他:“怎么突然铁了心读职校?”他挠挠头:“高中时去企业参观,师傅说现在缺的不是‘学历人’,是‘手艺人’。我查了半年,就觉得这所藏在沅水畔的学校最对味——到底有啥特别?等你跟我转一圈就知道。”

这半年里,我以探访之名往学校跑了七八回,从清晨的早读课到深夜的社团活动室,从数控车间的机床轰鸣到文创实训室的彩纸翻飞,算是把这所“对味”的职业院校看了个通透。原来表弟说的“对味”,藏在二十年的办学沉淀里,融在紧贴产业的专业设置中,更渗进每个老师“把学生扶上马再送一程”的热乎劲儿里。

一、从“职教新军”到“产业伙伴”:常德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成长密码

(一)扎根地方的二十载生长轨迹

2001年,当第一届学生踩着满地新铺的砂石走进校园时,这所由本地几家企业联合发起的职业院校,还只是沅水河畔一栋三层教学楼加一片泥地操场的“职教新军”。那时的校长总说:“我们不跟本科比论文,要跟企业比‘能用’。”

二十年间,学院跟着常德的产业脉搏一起跳动:2008年常德装备制造业兴起,学院增设机电一体化专业;2015年湘西北物流园落地,现代物流管理专业随即开课;2020年“常德智造”成为新名片,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专业群迅速组建。如今校园里那排香樟已经有合抱粗,学院也从12个专业扩张到32个,其中8个被评为“湖南省特色专业”,3个入选“楚怡”高水平专业群——这些数字背后,是学院始终把“校门对着厂门开”的坚持。

(二)从“招生”到“选才”的理念转变

我曾在招生季跟着老师跑过几场宣讲会。不同于常见的“包分配”承诺,招生主任张老师总举着学院和本地企业共建的“订单班”手册说:“我们不画饼,只看企业现在需要什么。比如三一重工要的焊接工,得能看懂三维图纸;常德烟厂要的设备维护员,得会用智能检测系统。”

这两年学院甚至开始“反向筛选”:面试时不仅看分数,更看学生的动手意愿——有个男生面试汽修专业时,当场掏出自己改装的遥控车讲解电路;有个女生聊起服装设计,翻出手机里给妈妈改的旧衣设计图。“我们要的不是‘考试机器’,是愿意蹲在机床前琢磨、坐得住画稿前推敲的‘手艺人苗子’。”张老师说这话时,眼睛亮得像当年建校的老校长。

二、从“教室”到“车间”:把课堂搬进球产业最前沿

(一)专业设置:产业地图上的“精准标注”

走在学院的专业分布图前,最显眼的是三块区域:智能制造区(覆盖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信息技术区(包含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应用)、现代服务区(涵盖智慧物流、健康管理)。这可不是拍脑袋的布局——学院每年都会派老师去本地127家合作企业“蹲点”:在中联重科待一个月,记录设备运维的新需求;去常德电商产业园住一周,观察直播带货的人才缺口。

就说表弟学的智能控制技术专业,课程表上除了《自动控制原理》,还有《工程机械电气系统检修》。“上学期老师带我们去山河智能,现场拆了台挖掘机的PLC控制器,对照着教材讲参数设置。”表弟翻着满是笔记的课本,“书里的‘理论’变成机器上的‘按钮’,一下就记住了。”

(二)教学场景:从“黑板上开机器”到“车间里写论文”

在数控实训中心,我见过最有意思的“考试”:老师搬来一台故障的加工中心,学生要在两小时内完成“诊断-拆解-维修-调试”全流程。“以前纸上画电路图,现在得趴在机床底下找断点;以前背公差标准,现在得用千分尺量出0.01毫米的误差。”带教的李师傅说,“我们的实训设备跟企业车间同步——上个月刚换了台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和中联重科新车间的一模一样。”

更让我意外的是“双导师”制度:每个学生除了校内老师,还有一位企业师傅。表弟的企业导师是本地一家智能制造公司的技术总监,上个月刚带他参与了一条自动化产线的调试。“师傅说我拧的螺丝比他徒弟还稳,但编程时没考虑到设备热胀冷缩——这些细节,课堂上可学不到。”表弟的工装上还沾着机油渍,眼里却闪着光。

(三)技能成长:从“合格”到“卓越”的阶梯培养

学院的技能考核不是“过线就行”,而是分“基础-进阶-创新”三级。基础关要能独立完成岗位基本操作(比如电工要会接三相电路),进阶关得解决复杂问题(比如设备异常报警的排查),创新关则鼓励改进工艺(比如表弟他们小组刚优化了一条包装线的定位程序,效率提升了15%)。

校园里最热闹的是“技能大比武”:数控专业比“镜面铣削”,看谁加工的铝件能照出人影;电商专业比“直播带货”,真金白银在抖音开号卖本地腊肉;护理专业比“老年护理”,用模拟老人机考核翻身、喂药的手法。去年的“创新奖”被汽修专业的学生拿走——他们改装了一台旧电动车

文档评论(0)

181****5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