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句话看安全管理的发展.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安全到安全科学》整理了100句核心内容,简洁易懂,方便大家理解,但还是推荐大家还是去看原著,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安全管理思想、理论、技术的发展过程。1.工业革命带来技术进步,也带来高风险工作环境。

2.蒸汽机和内燃机的普及加剧了工厂事故。

3.早期安全理念可追溯至《汉谟拉比法典》和希波克拉底誓言。

4.英国19世纪率先立法限制童工和工作时间。

5.工厂监察局的设立标志着政府开始介入安全管理。

6.美国“安全第一运动”强调工人行为对安全的影响。

7.杜邦公司早在1911年就建立了安全程序。

8.匹兹堡调查揭示事故多由劳动条件引起,而非工人个人问题。

9.荷兰通过工会调查揭露工人每天工作16-17小时的现实。

10.荷兰1890年举办安全展览,吸引百万人参观。

11.安全博物馆早于美英20年成立,用于展示安全技术。

12.事故倾向性理论认为某些人更容易出事故。

13.该理论后来被批评忽视系统风险。

14.安全监察制度兴起,政府开始强制企业接受检查。

15.安全责任从工人转向雇主和政府共担。

16.泰勒的科学管理强调标准化流程和安全培训。

17.霍桑实验发现心理因素比金钱更能影响安全行为。

18.海因里希提出1:29:300法则,强调预防小事故。

19.事故成本中间接成本是直接成本的4倍。

20.多米诺骨牌理论将事故视为多个因素连锁反应。

21.二战期间美国强制安全审计,事故率下降30%。

22.工头在安全管理中扮演关键角色。

23.英国学者质疑事故倾向性,强调环境因素。

24.荷兰安全海报强调个人责任和家庭关怀。

25.安全科学在1930–1950年从经验转向系统。

26.战后安全范围扩展至财产损害预防。

27.全面质量管理(TQM)影响安全管理。

28.海因里希的多米诺理论虽争议大但影响深远。

29.危险源-屏障-目标模型强调能量控制。

30.信息事故模型关注人机交互中的信息流。

31.任务动力理论主张通过设计减少干扰。

32.FMEA和FTA成为可靠性工程核心工具。

33.HAZOP通过关键词系统识别过程偏差。

34.损害控制理论扩展了海因里希的比例概念。

35.人机工程学优化工作站设计,减少认知负荷。

36.美国重视人为差错概率,欧洲强调认知过程。

37.1970年代石油危机推动节能和安全政策转变。

38.英国《罗伯斯报告》推动目标导向立法。

39.健康与安全委员会(HSE)成立,统一监管。

40.荷兰《工作条件法》将“福祉”纳入法律。

41.哈登矩阵扩展出10项事故预防策略。

42.信息模型指出信息过载会导致事故。

43.偏差模型认为事故是系统偏离设计的结果。

44.安全氛围理论强调管理层对安全的态度。

45.伯德开发国际安全评级系统(ISRS)。

46.行为安全强调奖励优于惩罚。

47.明茨伯格提出5类组织结构影响安全职能。

48.荷兰风险评分=概率×暴露×后果。

49.可接受风险争议聚焦致癌物阈值。

50.安全培训效果缺乏高质量研究支持。

51.欧洲目标导向立法成为全球模板。

52.安全文化理论为21世纪安全管理奠基。

53.1970–1990年是安全管理系统化的关键期。

54.高科技行业事故推动风险量化发展。

55.风险=概率×后果,成为量化基础。

56.坎维岛研究首次计算居民死亡概率。

57.风险感知受自愿性、可控性、恐惧度影响。

58.公众对专家信任度影响风险接受度。

59.特纳提出灾难潜伏理论,事故有六个阶段。

60.佩罗认为高耦合+高复杂系统事故不可避免。

61.雷森提出组织病原体理论,缺陷如“沼泽”。

62.高可靠性组织(HRO)具有五大特征。

63.冗余设计、无指责文化、持续学习是关键。

64.拉斯穆森将行为分为技能、规则、知识型。

65.人为差错不能简单量化,需系统支持。

66.欧盟《塞维索指令》要求企业编制安全报告。

67.荷兰CPR标准首次政府层面引入风险思维。

68.英国强制企业进行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69.荷兰将洪水风险评估方法迁移到工业安全。

70.壳牌开发“组织病原体”识别工具。

71.安全科学在荷兰成为独立学科。

72.1990–2010年是安全科学的“黄金时代”。

73.计算机和全球化带来新的风险。

74.安全管理受质量管理和CSR影响。

75.拉斯穆森提出安全包线理论,组织需远离失控边界。

76.三层级模型:执行、计划、政策层。

77.ISO9000和14000推动标准化,但被批官僚。

78.安全文化四种形象:人类学、道德主义、分析、共识。

79.沙因提出操作员、工程师、管理三种亚文化。

80.亚文化冲突阻碍组织学习。

81.政府监管与企业自主存在冲突。

82.移民工人因语言障碍事故报告不足。

83.高风险产业向低收入国家转移。

84.QRA难以量化人为因素。

85.预防原则强调“无

文档评论(0)

标准规范、图集、HSE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标准规范、图集、HSE资料协助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