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 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课件(共21张PPT).pptx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 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课件(共21张PPT).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四首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二)解题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属巫洲,治所在今湖南怀化黔阳县。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官,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此诗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怀化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1.他自称“酒中仙”,别人称他为“诗仙”。2.他豪放不羁,喜欢喝酒作诗,喝酒之后经常诗兴大发,写下许多著名的诗篇。3.他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4.他是唐代的“旅游达人”,足迹遍布祖国的名山大川。5.他十分自信,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6.相传,他曾让贵妃捧砚力士脱靴。李白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著有《李太白全集》,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1.王昌龄被贬龙标的原因据《新唐书?文艺传》记载,天宝七载(公元748年),王昌龄因“不护细行”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所谓“不护细行”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安身立命,为人处世,才情张扬,锋芒太露,不拘小节,特立独行,免不了遭致朝中同僚的谤议非难,指指点点。2.意象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景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它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补充资料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并用“/”划分诗句的节奏。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一封写给王昌龄的信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亲爱的王兄:李白天宝三年

一封写给王昌龄的信亲爱的王兄:李白天宝三年柳絮落尽了,杜鹃不住地哀啼。听说你竟然将被贬到龙标去啦,一路上还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从此诗的标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解诗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杨花落尽子规啼即柳絮。杨花给人飘忽不定之感,是古往今来情愫满怀的迁客骚人、浪迹天涯的异乡游子们寄托感情和哀思的信物。杜鹃鸟。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融情于景、景中见情(借景抒情)。“杨花”给人飘忽不定之感,“子规”啼声近似“不如归去”,诗人借用这两种意象点明闻讯的时节是暮春,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意象表现手法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炼字:“愁”字既有对挚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懑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忱的关怀。表现手法、修辞:借景抒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友好使者,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与无奈,抒发了对友人的同情、关心、挂念。同情、关切

你从词语中思考: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意象景物/事物感情关心苦闷牵挂忧伤杨花子规愁心明月悟情感

探究一1、作者为何要写杨花与子规?答:写“杨花”且“落尽”点明时令,“暮春”时节,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奠定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指“柳絮”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传说它是蜀国国王杜宇魂化而成,叫声凄凉哀婉。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探究二2、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明月人格化。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思考:通过这些的描绘,你概括出这首诗的主题吗意象构思之奇、谋篇之巧、明月有情杨花子规愁心明月忧伤牵挂……探究三答:以杨花落尽和子规悲鸣起兴,渲染出感伤的氛围,借月抒怀,表达惊讶、悲愤、思念,关切、担忧的真挚友情。

你能说出诗中意象所表达的情感吗?第三关意象赏析诗人借落红这个意象,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