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1T 367-2021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docxVIP

DB1301T 367-2021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CCS

65.020.20B39

1301

石家庄市地方标准

DB1301/T367—2021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

2021-04-19发布2021-05-18实施

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01/T367—2021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产地环境 1

5栽培方式 1

6栽培技术 1

6.1栽培季节 1

6.2培养料配方 1

6.3培养料堆积发酵 2

6.4播种前准备 2

6.5上料、播种 2

6.6发菌管理 3

6.7覆土管理 3

6.8出菇管理 3

7采收 4

8转潮管理 4

9病虫害安全防治 4

9.1农业防治 4

9.2物理防治 4

9.3化学防治 4

附录A(资料性)培养料配方 5

DB1301/T367—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粒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兰功、吴立谦、李翠霞、冯刚、路贵华、李雪华、何建兴、张泽伟、何素琴、高丽惠、王会娟、王同昌、王艳霞、王秀琴、郭立勇、尹立红、李倩、戴丽苹、张傲、付晓阳。

DB1301/T367—2021

1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球盖菇的产地环境、栽培方式、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石家庄市大球盖菇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728食用菌术语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1742—2009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NY/T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NY/T2375—2013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1272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产地环境

生产场地环境应符合NY/T2375—2013中4.1的规定。

5栽培方式

可采用日光温室、大、中、小拱棚、林下覆地膜栽培;设施栽培需加盖遮阳网,遮光率为70%~85%,林下栽培模式林木遮光率应达70%以上。

6栽培技术

6.1栽培季节

日最高气温稳定在28℃以下时即可播种。石家庄地区一般在8月下旬~9月上旬开始播种,10月下旬~5月下旬采收。具体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栽培方式来确定。

6.2培养料配方

6.2.1栽培原料

DB1301/T367—2021

2

玉米秸秆、玉米芯、木屑、石灰、稻壳等主辅原料均符合NY/T1935的要求。玉米秸秆粉碎成8cm~

15cm大小,玉米芯粉粒径为0.5cm~1.0cm。

6.2.2配方

因地制宜选择栽培原料,培养料配方见附录A。

6.3培养料堆积发酵

6.3.1原料预湿

将玉米秸、玉米芯、稻壳、木屑等原料提前2d~3d,用1%的石灰水进行预湿至原料充分湿透,使含水量达到72%~75%。

6.3.2建堆发酵

选地建堆

按照培养料配方备料,加水使各种原料充分搅拌均匀,培养料含水量达65%~70%。选择背风向阳的硬化地面,建成宽度为1.5m~2.0m,高度为1.5m左右,长度不限的梯形料堆,料堆侧面及上面间隔0.5m打直径为8cm~10cm的通气孔。

发酵过程

建堆后当料温达55℃时,维持24h,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上、下、里、外翻匀;翻堆后料温再次上升至55℃时,再次维持24h,进行第二次翻堆。

调节含水量及pH值

发酵好的栽培料为褐色,无酸臭或腐败的气味;草茎松软,有韧性而又不易拉断;栽培料体积缩小40%。调节栽培料含水量至60%~63%左右,用生石灰水将pH值调至7.5~8.0。

6.4播种前准备

6.4.1栽培场地消毒

提前7d~10d进行高温闷棚处理,上料前清洁菇棚,做好消毒、杀虫处理。

文档评论(0)

198****38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