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广东省卷)(考试版A4) .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广东省卷)

历史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留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大禹治水的事迹与近来环境地理学中关于约公元前4000年黄河流域大洪水的发觉相吻合,西周遂公盨青铜器上铸刻的铭文是目前所知年月最早、最为翔实的关于大禹的文字记录。这表明(????)

A.考古发觉是获得历史生疏的唯一途径。 B.神话传奇与考古发觉可相互印证

C.关于黄帝的远古传奇是完全真实可信的 D.大禹治水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传奇

2.据考古发觉,山东齐国故城临淄(今淄博市)有冶铁遗址六处,其中最大的一处面积有四十余万平方米。这可以说明当时(???)

A.政治中心的商品经济发达 B.官营手工业垄断铁器生产

C.齐国冶铁业生产规模较大 D.井田制推动了冶铁业进展

3.考察文化现象或有关大事,查找其中的共性,是我们争辩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列政策或创造的共同作用是(????)

①秦始皇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字体?????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北宋毕昇创造活字印刷术?????????????④元代王祯创造转轮排字法

A.改进了书写材料 B.推动了汉字的演进

C.提高了纸的产量 D.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4.东汉崩溃后,中原人口仅及全盛时期的七分之一。魏晋时期,政府只要入居中原的少数民族能“家使出谷、输租调、服事供职”便大加欢迎。这一措施(????)

A.便于消退边疆隐患 B.加剧统治内部冲突

C.推动三国鼎立形成 D.利于北方经济恢复

5.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材料说明孝文帝改革(????)

A.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丰富了鲜卑文化的内涵

C.消退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D.根植于对华夏文化的认同

6.由玄奘口述,弟子撰文的《大唐西域记》记述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的概况,包含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奇和神话故事等。这说明白《大唐西域记》(????)

A.主要记载了佛学经典 B.是中印友好交往的见证

C.有利于文明沟通的争辩 D.是佛教中国化的史料依据

7.隋唐时期,按规定从事工商业的子弟不得入仕为官。但是进入北宋后,官员中出身工商子弟的不在少数。这一变化(???)

A.赐予了商人以政治特权

B.增加了科举制的开放性

C.清除了抑商政策的影响

D.加剧了政治腐败的问题

8.宋初在都城东京实行坊市分别、四周设围的坊里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及贸易之进展、人口的不断增多,坊墙因阻碍商品交换而被拆除,但宋廷要求在三更以前结束买卖。到徽宗时,夜市迅猛进展起来,甚至在繁华商业区完全取消了时间限制,消灭了“如去闹处,通晓不绝”的现象。这表明(????)

A.经济进展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政策 B.统治者定都必需考虑到经济因素

C.封建制度制约商品经济的进展 D.市坊分别、严禁夜市

9.下列三则史料共同反映了(???)

资料一??黄龙二年(230年)春正月……遗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州。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

资料二??澎湖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

——元?汪大渊《岛夷志略》

资料三??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余里,糖谷之利甲天下。

——清?蒋毓英《台湾府志》

A.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B.历代中心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

C.大陆最早在元朝时与台湾地区接触 D.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10.以图证史是史学争辩的方法之一,图1、图2均出自英国人埃德加·霍尔特的《对中国的两次鸦片战斗》一书。这些图片可以用来说明在两次鸦片战斗中(????)

A.中国军民抵制外国侵略 B.英军陆上作战方案未得逞

C.中国社会冲突发生变化 D.中国陷入了内忧外患之中

11.他既是镇压太平军的刽子手,也是洋务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又是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他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邓世昌

12.戊戌变法不但在政治变革上是一次历史的超越,而且在思想文化上也是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从今,中国

文档评论(0)

教育小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从事教育行业11年,有丰富的教育工作经验和写作能力,欢迎大家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