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呐喊》(鲁迅)阅读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到“铁屋子”的比喻,其核心指向是()
A.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禁锢
B.旧中国民众麻木愚昧的精神状态
C.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孤立处境
D.传统礼教对女性的压迫
答案:B
2.《狂人日记》中“狂人”发现的“仁义道德”背后的本质是()
A.家族制度的温情
B.封建礼教的“吃人”
C.历史记载的真实性
D.儒家文化的虚伪
答案:B
3.《孔乙己》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
A.强调孔乙己经济贫困但坚持读书人的身份
B.说明咸亨酒店的顾客等级分明
C.表现孔乙己性格的迂腐可笑
D.暗示科举制度对底层读书人的摧残
答案:D
4.《药》中“人血馒头”的主要象征意义是()
A.底层民众对革命的误解与麻木
B.封建迷信对生命的漠视
C.革命者牺牲的悲壮
D.旧中国医疗水平的落后
答案:A
5.《阿Q正传》中阿Q在“革命”时喊出“造反了!造反了!”,其真实动机是()
A.反抗封建压迫的觉醒
B.报复曾欺辱他的人
C.追求平等社会的理想
D.对“革命”概念的盲目模仿
答案:B
6.《故乡》中“我”回忆的“月下刺猹”场景与现实中闰土的对比,主要体现了()
A.时间流逝带来的自然变化
B.社会压迫对人性的扭曲
C.童年记忆与现实的割裂
D.城乡差距的日益扩大
答案:B
7.《社戏》中“我”成年后觉得“豆并不佳,戏也并不特别好”,却难忘那晚的经历,原因在于()
A.童年纯真的人际关系与自由体验
B.对故乡民俗文化的怀念
C.看戏时的特殊环境(如航船、月夜)
D.小伙伴们偷豆时的刺激感
答案:A
8.《明天》中单四嫂子的悲剧核心是()
A.丧子之痛无法缓解
B.封建迷信导致错失救治
C.周围人冷漠的“看客”心态
D.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孤立无援
答案:C
9.《头发的故事》中N先生对“双十节”的态度反映了()
A.对辛亥革命不彻底性的批判
B.对剪辫运动意义的肯定
C.对传统文化的怀旧情绪
D.对现代节日形式化的不满
答案:A
10.《风波》中七斤被赵七爷威胁“留发不留头”,其背景是()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剃发令
B.辛亥革命后的剪辫风波
C.清朝入关时的剃发易服政策
D.新文化运动对旧习俗的冲击
答案:B
11.《白光》中陈士成多次落第后“见白光”的情节,主要暗示()
A.科举失败导致的精神崩溃
B.对财富的疯狂渴望
C.超自然力量的存在
D.封建教育对人性的异化
答案:A
12.《兔和猫》中作者借“兔的悲剧”主要批判的是()
A.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
B.民众对弱者的冷漠
C.封建伦理对生命的漠视
D.社会改革中旧势力的反扑
答案:B
13.《鸭的喜剧》中爱罗先珂君养的小鸭吃掉了蝌蚪,象征()
A.理想主义在现实中的受挫
B.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
C.生态平衡被人为破坏
D.儿童天性中的破坏欲
答案:A
14.鲁迅在《呐喊》中多次描写“看客”,如《药》中的茶客、《阿Q正传》中的围观者,其共同意图是()
A.刻画人性中的猎奇心理
B.批判国民精神的麻木
C.表现社会底层的生存状态
D.强调集体无意识的力量
答案:B
15.《呐喊》中唯一一篇以童年回忆为主要内容且基调相对温暖的作品是()
A.《故乡》
B.《社戏》
C.《孔乙己》
D.《兔和猫》
答案:B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___________小说,发表于《新青年》杂志。
答案:白话
2.《孔乙己》中孔乙己教小伙计写“茴”字的四种写法,体现了他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答案:迂腐(或“卖弄学问”)
3.《药》中夏瑜的鲜血被做成“人血馒头”给___________治病,构成明暗两条叙事线。
答案:小栓
4.《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典型表现包括“儿子打老子”“___________”等。
答案:先前阔(或“忘却痛苦”“自轻自贱”)
5.《故乡》中“我”与闰土之间的“厚障壁”指的是___________造成的阶级隔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