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期董邦达、董诰父子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变奏:基于时代语境与家学渊源的考察.docx

清中期董邦达、董诰父子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变奏:基于时代语境与家学渊源的考察.docx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中期董邦达、董诰父子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变奏:基于时代语境与家学渊源的考察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清朝中期,国力昌盛,文化艺术领域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书法艺术在这一时期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董邦达、董诰父子作为清中期的重要书画家,在书法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他们不仅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还是备受朝廷重用的官员,其书法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艺术风格,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审美取向。

董邦达(1696-1769),字孚存,号东山,浙江富阳人。雍正十一年进士,乾隆二年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他工于书法,尤擅绘画,篆隶古朴,山水画宗法元人,多用枯笔,气势磅礴,生面别开,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

文档评论(0)

guosetian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