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方法一般包括.docxVIP

止血方法一般包括.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止血方法一般包括

一、直接压迫止血法

直接压迫止血法是最基础、最常用的止血手段,适用于大多数体表毛细血管、静脉及小动脉出血的场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外力直接作用于出血点,阻断血液流动路径,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凝血物质释放,从而形成初步血凝块。

1.1操作步骤

1.1.1定位出血点

首先需观察伤口位置,若伤口明显(如切割伤、擦伤),可直接用肉眼识别出血区域;若伤口被衣物覆盖或出血较弥散(如挫伤后的皮下渗血),需轻柔移除覆盖物(避免撕扯加重损伤),用干净纱布或纸巾轻拭血迹,暴露出血点。

1.1.2施加压力

用无菌纱布、干净布料(如手帕、毛巾)或直接用指腹(需确保手部清洁,无开放性伤口)垂直按压出血点。按压力度以能阻断血流为准,通常需感受到伤口处有明显压迫感,但不宜过度用力导致周围组织损伤。若为指端出血(如手指切割伤),可用拇指和食指捏紧指根两侧(此处为指动脉走行位置);若为前臂或小腿出血,可用掌根大面积按压伤口。

1.1.3维持与观察

保持按压至少5-10分钟(毛细血管或静脉出血通常5分钟内可止血,小动脉出血需延长至10分钟以上),期间避免频繁移开查看,以免破坏初步形成的血凝块。若5分钟后仍有血液渗透纱布,可在原纱布上叠加新的纱布继续按压,切勿直接移除原纱布。

1.2适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适用场景:体表浅层伤口(如刀割伤、擦挫伤)、鼻出血(非后鼻孔严重出血)、牙龈出血等。

注意事项:若伤口内有异物(如玻璃碎片、木刺),需避免直接按压异物,应先固定异物位置(防止移位损伤血管),再在异物周围按压;若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需延长按压时间至15-20分钟,并尽快送医。

二、加压包扎止血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是在直接压迫基础上,通过绷带或布条的环形加压,维持持续压力,适用于出血范围较大、直接压迫后仍有渗血的伤口,或需要长时间固定止血的场景。

2.1操作准备

需准备无菌纱布(2-3层,覆盖伤口及周围5-10厘米区域)、弹性绷带(宽度5-8厘米)或干净布条(避免过细导致局部压力过大)。若无条件,可用三角巾替代。

2.2操作步骤

2.2.1覆盖敷料

将无菌纱布平整覆盖于伤口上,若伤口较深或渗血较多,可增加纱布层数(不超过5层),确保完全覆盖出血区域。

2.2.2环形加压包扎

用绷带从伤口远心端(靠近肢体末端)向近心端(靠近躯干)缠绕,起始端需固定(可打结或用胶布粘贴),每圈绷带重叠1/2-2/3宽度,缠绕力度以能看到绷带下皮肤轻微变白(但未出现紫绀或麻木)为宜。包扎至伤口上方5-10厘米后,再反向缠绕2-3圈加固。

2.2.3检查血液循环

包扎完成后,需检查远端肢体(如手指、脚趾)的颜色、温度及感觉。若出现皮肤发绀(青紫色)、温度降低或麻木感,说明包扎过紧,需适当放松绷带重新包扎。

2.3特殊情况处理

若伤口位于关节部位(如肘部、膝部),需采用“8”字包扎法:先在关节上方环形包扎2圈,再斜向绕过关节中部至下方,重复此动作使绷带呈“8”字形,确保关节活动时仍能维持压力。

三、填塞止血法

填塞止血法适用于较深的开放性伤口(如刀刺伤、动物咬伤)或腔隙性出血(如腹股沟、腋窝等部位),通过填充材料直接接触出血点,增加局部压力并吸收血液,促进凝血。

3.1填充材料选择

优先使用无菌填塞纱布(长宽约10厘米×50厘米,可折叠成条状物),其次可用干净的棉布条(需煮沸消毒或用碘伏浸湿)。避免使用易脱落的碎布或棉花(可能残留伤口内引发感染)。

3.2操作步骤

3.2.1暴露伤口

用无菌镊子或戴无菌手套的手指轻轻分开伤口边缘,若伤口内有明显异物(如碎骨片),需在不触碰大血管的前提下小心移除(不可强行拉扯)。

3.2.2逐层填塞

将填充材料沿伤口深度方向轻轻塞入,先填至伤口底部(接触出血点),再逐层向外填充,确保每一层都紧密贴合伤口壁。填塞量以伤口外口被完全填满、轻压无塌陷感为准(通常需填充至与皮肤表面平齐或略高)。

3.2.3加压固定

填塞完成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再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方法同2.2),确保填塞材料不会松动脱出。

3.3注意事项

填塞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避免细菌滋生导致感染),若需长时间填塞(如转运途中),需标记填塞时间并尽快送医;填塞后若出现伤口周围红肿、疼痛加剧或有脓性分泌物,提示可能感染,需立即就医处理。

四、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是控制四肢大动脉出血的最后手段(如肢体离断伤、动脉破裂),通过阻断肢体近端血流达到快速止血目的,但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肢体缺血坏死,需严格掌握指征。

4.1适用指征

仅适用于以下情况:

-动脉出血(血液呈鲜红色、喷射状涌出,按压或包扎无法控制);

-肢体离断伤(断端大量出血);

-转运时间超过30分钟且无法通过其他方法止血。

4.2工具选择

优先使用专用止血带(如充气式止血带、弹性橡胶管),紧急情况下可用宽布条(宽度

文档评论(0)

小T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繁华落幕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03日上传了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