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4T 133-2004 无公害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docxVIP

DB1304T 133-2004 无公害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B05DB1304/T

邯郸市地方标准

DB1304/T133-2004

无公害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2004-04-20发布2004-04-20实施

邯郸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04/T133-2004

前言

本标准由邯郸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名县农业局大名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新旺、郭建民、王英铭、张良、李振英、黄卫国

本标准自2004年4月20日首次发布实施。

1

DB1304/T133-2004

无公害强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强筋小麦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措施、施肥措施、病虫害防治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邯郸大名县范围内及同类地区无公害强筋小麦生产。

产量指标:666.7m2产400-500kg。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本标准。

GB4404.2-1996

GB/T17892-1999DB13/310-1997

DB13/311-1997

DB1304/050—2001DB1304/051—2001

3生产基地环境条件

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优质小麦强筋小麦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无公害农产品肥料施用准则

2

DB1304/T133-2004

3.1环境条件

生产基地远离公路、医院、工矿企业等污染源,以免对空气、土壤、灌溉水造成污染。

3.2土壤条件

土壤耕层深厚,结构良好、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通气性与保水性能良好的粘壤或中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1%,土壤碱解碳含量40mg/kg,速效磷含量15mg/kg,速效钾含量80mg/kg左右,土壤全盐含量低于1g/kg。

3.3灌水条件

不用地上水源灌溉,地下水源灌溉取水层深度大于50m。

3.4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符合DB13/310的要求。

4无公害栽培措施

本条款没有注明的栽培措施,仍按常规农艺措施实施。

4.1种子

4.1.1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的强筋小麦品种。我县范围内适应性好、产量品质皆优的品种有冀审8901、藁优9409、白硬冬2号。一个小麦品种有其适宜的种植区域,一般不跨省引种,以免减产或品质变劣。

4.1.2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中的良种要求。

4.1.3种子处理

3

DB1304/T133-2004

4.1.3.1种子包衣。建议购买种子公司供应包衣种子,未包衣种子可采用无公害小麦专用种衣剂自行包衣。

4.1.3.2拌种。防治地下害虫每50kg麦种可用50%辛硫磷或40%的甲基异柳磷乳油50g兑水2.5kg喷洒,搅拌均匀后堆闷3—4小时,晾干播种;预防小麦纹枯病或苗期锈病、白粉病等病害,每50kg种子用100g20%的三唑酮乳油或纹枯净乳油兑水2.5kg喷拌均匀后闷种。病虫同时发生,可选杀虫剂和杀菌剂各一种,按上述药量混合拌种,可达到病虫兼治的效果。

4.2耕地与施肥

4.2.1施肥。有机肥每666.7m2施3000-5000kg或鸡粪1000kg,提倡秸秆还田;纯氮16-18kg,五氧化二磷10-14kg。氧化钾6-9kg,硫酸锌1-1.5kg。氮素化肥底追肥(起身后一拨节期)各占一半,其它肥料全部底施。硫素与小麦品质密切相关,缺硫时籽粒蛋白质含量低、较硬、出粉率降低、面团抗拉性差、延展力弱、面包烘烤品质差。硫酸铵和硫酸钾不仅是很好的氮肥,同时也是很好的硫肥,最好选用这两种肥料做底肥,如肥源短缺,隔年选用一次也可以。

4.2.2整地。深耕细耙,不埋犁,不漏耙,无明暗坷垃,无架空暗垡,达到上松下实,不过暄。

4.2.3播前洇地造墒,亩灌水45-50m3,如播前降雨量充足,可不浇水,保证土壤相对湿度达到75%—85%。粘重土壤可

4

DB1304/T133-2004

干播浇蒙头水。

4.3播种

4.3.1播期。适宜播期10月8-15日,最好在10月20日前播完。

4.3.2播量。适期播量7-10kg,高产田推行半精量播种7—8kg,每推迟1天播种量增加0.5kg。

4.3.3播深。严格

文档评论(0)

doc9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