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登泰山记》优秀教学课件
第一章:作品背景与作者介绍《登泰山记》作为清代桐城派代表作家姚鼐的经典散文作品,在中国古代山水游记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章将介绍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及创作动机,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和文化语境。姚鼐创作此文时正值清朝乾隆盛世,文人墨客游历山川、抒发情怀蔚然成风。作为桐城派重要代表人物,姚鼐的《登泰山记》不仅展现了其卓越的散文艺术,也体现了义理、考据、辞章三结合的桐城派创作理念。了解作品背景和作者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感受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追求。
姚鼐简介姚鼐(1731-1815)生平与成就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安徽桐城人,是清代桐城派第三代领袖,被誉为谨严博达之儒。他生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卒于嘉庆二十年(1815年),著有《惜抱轩文集》《惜抱轩诗集》等。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和教育家,姚鼐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并发展了桐城派的文学理论,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的创作原则,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登泰山记》作为姚鼐的代表作之一,充分体现了他细腻的观察力、精湛的语言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反映了他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与辞官后的坦荡心境。文章不仅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也寄托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主要成就桐城派第三代领袖,推动古文运动发展著有《惜抱轩文集》《惜抱轩诗集》等多部作品发展义理、考据、辞章三结合理论文学贡献提倡雅正、自然的写作风格主张文章应切合实际,反对空洞华丽强调文章结构严谨,语言精练人生经历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中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官
泰山文化概述泰山的历史地位泰山,古称岱宗、岱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中国五岳之首,享有五岳独尊的美誉。自古以来,泰山就是中华民族崇拜的对象,被视为国家安定和民族团结的象征。作为中国古代帝王封禅的圣地,泰山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从秦始皇到唐玄宗,历代帝王共进行过72次封禅大典,以彰显国家统一和皇权神授。这些历史活动赋予了泰山深厚的政治文化内涵。同时,泰山还是文人墨客游览咏叹之所。自古至今,无数文人留下了大量描写泰山的诗文,如杜甫的《望岳》、李白的《游泰山》等,形成了丰富的泰山文学。这些作品不仅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文化价值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录拥有丰富的石刻文化,多达2200余处形成独特的泰山信仰体系自然景观山峰雄伟,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以壮丽山势和奇特石景著称
五岳独尊,天下名山泰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第二章:文章结构与内容梳理《登泰山记》采用了游记体裁的典型结构,以时间和空间变化为线索,记录了作者登泰山的全过程。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内容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又有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思考。文章按照登山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转换展开叙述,从离开京师,到经过齐河、长清,再到穿越西北谷至泰安,最后登上泰山顶峰,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被作者以精炼的语言记录下来。通过对文章结构的梳理,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感受到作者在登山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审美体验。
文章整体结构登山过程(时间、地点、天气)作者详细记录了从京师出发,经齐河、长清,至泰安,再登泰山的全过程。描写了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的寒冷天气和风雪交加的恶劣环境,展现了登山的艰辛历程。泰山夕照景色描写当作者登至南天门附近时,正值日落时分,夕阳照射下的泰山景色壮观迷人。作者用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等精炼的语言,生动描绘了夕阳下山峦与积雪、云雾交相辉映的美丽画面。观日出壮丽景象作者在除夕之夜留宿山顶,次日清晨观赏到了令人震撼的泰山日出景象。文中以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等语句,细致描写了日出前后天色变化的过程,展现了日出时的壮丽景象。游览祠庙石刻及总结感悟作者还参观了泰山上的祠庙和石刻,感受泰山的人文历史。最后,作者对此次登山经历进行了总结,表达了对泰山壮美景色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文人的情怀和胸襟。
作者登山路线姚鼐在《登泰山记》中详细记录了他的登山路线,这一路线既是文章的空间线索,也是读者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参考。通过梳理作者的登山路线,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文章的叙述脉络和空间转换。1出发离开京师(北京),开始南下旅程2途经历齐河、长清等地,沿途观察地貌和人文风情3到达泰安穿西北谷至泰安县城,准备登山4开始登山从泰安城出发,开始攀登泰山5中途休息经过中天门、对松亭等处,短暂休整6登顶到达南天门、日观峰,登上泰山顶峰作者的登山路线遵循了传统的泰山朝拜路线,这条路线自古以来就是帝王封禅和文人游览的主要路径。通过对这一路线的详细描述,作者不仅记录了自己的登山经历,也向读者展示了泰山的地理特征和景观分布。
时间线索与地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