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案(含答案).docx

选择性必修1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案(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考核监察制度更迭过程和阶段特征,深刻认识中央集权体制的发展演变的趋势。

【知识解读】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

★聚焦:概述古代官员选拔考核监察制度发展过程,归纳其发展的特点进和基本趋势是什么?

官员选拔制度

官员考核制度

官员监察制度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汉朝:察举制汉武帝确立

背景:武帝加强中央集权→需要选拔人才

方式:先考察[即乡里清议]→后推举→再任用

标准:德和才[如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明经等]

科目:常科岁举;特科不定

作用:前期选拔大量人才;后期地方大族名士操纵选官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220年魏王曹丕确立

背景:三国鼎立魏国中央集权→克服地方豪强控制选官

方式:中正官评定各地人才等级[分九等]→吏部据此授予相应官职

[本籍在中央的高官到各地做中正官借此中央收回了评议权]

标准:前期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后期两晋主要看家世

作用:前期曾加强中央集权;后期士族操纵选官工具

秦汉:上计制

中央审核赏罚官员

[御史参与审核]

地方逐级上报政绩数据

[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等]

魏晋:上计制流于形式

[门阀士族势力强大]

中央监察:御史大夫

中央巡视:刺史制度

汉武帝设13州部刺史,代表皇帝巡行监察郡国

东汉后期州刺史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地方监察:郡设监御史

隋唐至两宋

科举制隋朝隋文帝确立

背景:北魏均田制→庶族地主上升→打破士族垄断隋唐加强中央集权

方式:礼部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合格者吏部选拔任官

标准:考试成绩

科目:制举[皇帝自设科目考试]和常举[如秀才明经进士等]

作用:利于阶层流动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利于中央集权利于加强皇权

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养利于社会向学风气

忽视行政才干和德行明清八股取士僵化

发展过程

隋朝形成:605年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隋炀帝正式形成始设进士科最主要科目

唐朝完善:唐太宗增科目[明经进士]→武则天[首创武举殿试]→唐玄宗[高官主持]

两宋发展:科举成为选官主要途径考试实行糊名、誊录、锁院、南北分卷等

元朝恢复:保留蒙古传统方式;恢复科举制任官比例不高

明清僵化:分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三级;四书五经中命题;南北榜

晚清结束:1898年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废八股增考经济特科;1905新政取消

隋唐:

中央吏部负责考核

[考核品德和才能分九等确定升降]

地方报告或皇帝遣使巡行考察

[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考核]

宋朝:制定严格标准

隋唐:

中央监察:御史台

中央巡视:十道监察区后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宋朝:台谏合一[御史有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有御史的监察权]

中央监察:御史台

中央巡视:路(四监司)作为监察区后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地方监察:通判监督知州

元明清

明朝:

‖考满任职期满考核

‖考察

外地官员朝觐考察三年一次

京官考察——京察六年一次

清朝:

‖京察考察京官

‖大计考察外省文官

[均为三年一次]

元朝:

中央监察:御史台

地方监察: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明朝:西厂东厂锦衣卫特务

中央监察:都察院‖六科给事中[都察院纠察内外百官‖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封还驳正稽查六部]

中央巡视:都察院代皇帝巡按各省

地方监察:按察使司

清朝:

中央监察:都察院六科并入

中央巡视:停止都察院御史巡按各省

地方监察:按察使司

特点

西周世官制[贵族政治]→秦清流官制[官僚政治]

尚贤举荐军功→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秦汉地方控制选官荐举权→魏晋中央收回评议权→隋唐后中央直接考试任命]

巡视官员品级不高权利大

外派监察逐步地方化行政化

古代官员选拔考核监察制度逐步完善总体日益体现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化的基本趋势

【教材问答】

教材P30“史料阅读”:概括说明段灼认为九品中正制有什么弊端。

提示:一是对选拔对象确定等级的权力掌握在中正官手中,不能做到公开透明,甚至是掩人耳目;二是被选拔上来的“上品”之人,都是王侯或者是当权之人的子弟。

教材P31“思考点”: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它又有什么弊端?

提示:⑴原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得以参与政权;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⑵弊端:科举制度严重扼杀追求实际学问的本领;扼杀人的创造精神和独立的见解;科举考试的内容只偏重人文伦理,轻视自然科学,造成中国科技逐渐落后。

教材P32“学思之窗”:阅读材料,谈谈隋唐时期地方官员任用上的变化对中央集权有什么样的影响。

提示:隋唐以后,中央政府任命所有九品以上的官员,并对他们进行考核,

文档评论(0)

九秋风露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持证人

专注文案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26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施工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经验欢迎大家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7日上传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