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软件测试面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认知题
问:你理解的软件测试核心目标是什么?不是“找bug”这么简单哦
答:核心是“降低用户使用风险”。找bug是手段,但还要验证功能是否符合业务需求、边界场景是否覆盖、性能是否满足用户日常使用(比如高峰期APP会不会卡),甚至要考虑易用性——比如一个支付流程步骤太多,用户容易出错,这也是测试要关注的“隐性风险”。
问: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区别,举个实际工作中的例子说明
答:区别主要在是否了解代码逻辑。黑盒是“站在用户角度”,比如测登录功能,我只输账号密码(正确/错误/空值),看结果对不对,不管后台怎么校验账号;白盒要结合代码,比如开发写了“密码长度6-16位”的判断逻辑,我会针对性测5位、6位、16位、17位,还要看有没有过滤特殊字符的代码,避免绕过校验的漏洞。
二、实操场景题
问:如果让你测电商APP的“购物车添加商品”功能,你会从哪些角度设计用例?
答:分4个维度吧:
正常场景:登录/未登录状态添加、添加不同类型商品(普通商品/秒杀商品/限购商品)、添加多个同商品(比如一次加5件);
异常场景:商品库存为0时添加、商品已下架时添加、超出限购数量(比如限购3件,加4件);
边界场景:购物车满了(比如上限100件,加第101件)、添加超大规格商品(比如重量100kg的家电,看是否提示运费或库存);
关联场景:添加后去结算,看商品数量/价格是否同步、删除购物车商品后再添加是否正常。
问:测试时发现一个bug,复现了3次有2次出现,1次没出现,这种“偶现bug”你会怎么处理?
答:先别急着报bug,先做“复现条件定位”:
第一步记全每次操作的细节:比如第一次用WiFi、账号A、下午3点;第二次用4G、账号A、下午4点;没出现那次是WiFi、账号B、下午3点——先排除环境、账号、时间的影响;
第二步查日志:找开发要对应时间段的接口日志或前端控制台日志,看偶现时有没有接口超时、数据返回异常;
第三步缩小范围:比如固定账号和网络,只变操作步骤,看是不是某一步操作太快(比如刚加购物车就立刻结算)导致的;
最后把这些尝试过程和日志截图都附在bug单里,让开发能精准定位,而不是只说“偶现bug”。
三、问题排查与协作题
问:你提的bug开发说“不是bug,是需求就是这样”,你怎么处理?
答:先别争对错,按流程来:
第一步找需求文档:看需求里有没有明确描述这个场景,比如我觉得“下单后没收到短信通知是bug”,但需求里写“只有满100元才发通知”,那就是我漏看需求,得自己补测;
第二步如果需求没写清楚:拉上产品、开发一起确认,比如“商品详情页的库存数字要不要实时更新”,需求没提,就一起定规则,再补测试用例;
第三步如果确实是开发理解错需求:比如需求说“限购2件”,开发做成了“限购3件”,我会把需求截图和测试步骤、结果一起发给开发,再当面演示一次,避免沟通偏差。
问:测试一个接口时,返回“500错误”,你会怎么排查原因?
答:从“前后端分工”角度拆:
先确认前端传参:用Postman重放请求,看参数是不是和接口文档一致(比如少传了必填的“商品ID”,或者参数格式错了,比如把数字写成字符串);
再看后端日志:找开发查服务器日志,看是数据库查询出错(比如SQL语句写错)、还是调用其他服务超时(比如支付接口没响应);
最后排除环境问题:比如测试环境的数据库是不是断了,或者接口地址是不是填错成生产环境的了。
四、工具与流程题
问:你用JIRA管理bug时,会填哪些关键信息?为什么?
答:核心是让开发“不用问就能懂”,必填这几个:
标题:明确场景+问题,比如“【购物车-未登录】添加商品后刷新,商品数量变成0”(别写“购物车有问题”);
前置条件:比如“未登录状态、商品库存10件、用Chrome浏览器”;
操作步骤:1.打开APP→2.进入商品详情页→3.点击“加入购物车”→4.刷新购物车页面;
实际结果/预期结果:对比写清楚,比如“实际:数量显示0;预期:数量显示1”;
附件:截图或录屏,尤其是偶现bug,视频比文字更直观。
问:敏捷测试中,你怎么配合2周一次的迭代?
答:分3个阶段配合:
迭代开始:和产品、开发一起过需求,提前找出需求里模糊的点(比如“订单超时时间”没写),同步测试计划,比如第1周测开发完的模块,第2周回归+做迭代总结;
迭代中:每天站会同步测试进度,比如“昨天测完登录模块,发现2个bug,开发已经修复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