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软件测试面试题目及答案
一、基础概念与测试类型
题目: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核心区别是什么?各举一个你实际工作中用到的场景。
答案:核心区别是是否了解代码逻辑——黑盒不看内部实现,只测输入输出是否符合需求;白盒需要懂代码结构,测逻辑分支、漏洞等。
比如我之前测电商APP的“收货地址修改”功能,用黑盒测:输入超长地址、特殊字符地址,看是否提示错误(不管后台怎么处理);后来测支付接口的参数校验,用白盒看代码里“金额不能为负”的判断逻辑是否覆盖,比如传-1时有没有拦截(得看接口代码的if判断)。
题目:什么是回归测试?什么时候需要做回归测试?
答案:回归测试就是改了代码后,验证之前正常的功能没被改坏。
实际工作里常见场景:比如开发修复了“商品详情页图片加载慢”的bug后,我要测详情页的加入购物车、收藏、分享功能(这些和图片加载无关,但怕改代码时影响到);还有版本迭代时,新增了“优惠券叠加”功能,得回归之前的“单个优惠券使用”“无优惠券支付”等老功能。
二、测试用例设计
题目:请设计“手机验证码登录”功能的测试用例(至少6条,要覆盖不同场景)
答案:结合实际场景设计如下:
正常场景:输入正确手机号,获取验证码后输入正确,登录成功;
手机号错误:输入10位/12位手机号,点击“获取验证码”,提示“手机号格式错误”;
验证码过期:获取验证码后等10分钟(假设有效期10分钟),输入原验证码,提示“验证码已过期”;
验证码错误:输入正确手机号,故意输错1位验证码,提示“验证码不正确”;
重复发送:1分钟内连续点击“获取验证码”,提示“请勿频繁发送(间隔60秒)”;
手机号未注册:输入未注册的手机号,获取验证码后输入,提示“该手机号未注册,请先注册”;
无网络场景:断网后点击“获取验证码”,提示“网络异常,请检查连接”。
三、bug管理
题目:你提交bug时,会包含哪些关键信息?如果开发说“这个bug我复现不了,不是真的bug”,你怎么处理?
答案:提交bug必须有5个信息:
测试环境(比如:iOS16.3,APPV2.5.0,测试服);
复现步骤(1.打开首页→2.点击“我的”→3.下拉刷新);
预期结果(刷新后显示最新订单);
实际结果(刷新后白屏,3秒后闪退);
附件(截白屏图、录闪退视频)。
如果开发复现不了,我会先确认他的环境和我一致吗?比如他用安卓测,我用iOS测(可能平台差异);再一步步和他远程操作:我操作他的设备,按我的步骤走,看能不能复现;如果还是不行,我会查日志(比如iOS的crash日志),把日志里的报错信息发给开发,帮他定位问题(比如日志里显示“订单接口返回空值导致闪退”)。
四、自动化测试
题目:你之前做自动化测试时,选工具的依据是什么?比如Web自动化为什么不用Selenium而用Playwright(或反之)?
答案:选工具主要看3点:项目技术栈、团队能力、维护成本。
我之前测管理系统(Web端,Vue框架),一开始用Selenium,但发现它对Vue的动态元素支持差,比如“点击按钮后加载的列表”,Selenium经常定位不到(要加很多等待);后来换Playwright,它自带等待机制,不用手动加sleep,而且能直接录屏、抓网络请求,比如测“导出报表”功能,能抓导出接口的响应时间,比Selenium高效。另外团队里有人会Python,Playwright的PythonAPI简单,大家上手快,维护脚本也方便。
五、性能测试
题目:如果要测一个直播APP的“开播”功能,性能指标要关注哪些?怎么判断性能是否达标?
答案:核心指标有3个:
开播响应时间:主播点击“开播”到画面显示“开播成功”的时间,要求≤3秒(参考同类APP的行业标准,我们之前定的是用户能接受的等待上限);
并发支持:比如同时100个主播开播,服务器CPU使用率不能超过80%,内存占用≤70%(之前压测时,超过80%会导致部分主播开播失败);
网络波动适应性:在4G弱网(网速1Mbps)下,开播成功率要≥95%(用Fiddler模拟弱网,测100次开播,失败不超过5次)。
达标与否要看预先和产品、开发定的“性能基线”,比如基线是“响应时间≤3秒”,压测时如果平均2.8秒就达标,要是4秒就不达标,得让开发优化(比如减少开播时的接口请求数量)。
六、项目实战与沟通
题目:如果测试周期突然缩短(比如原计划5天测完,现在要3天),你会怎么调整测试策略?
答案:先做“优先级排序”,不盲目赶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OK恩福 机器人密封解决方案 MSS1型油封 HRE型油封 TCY型油封 SMG型垫圈 BAUM系列油封 O形圈 说明书.pdf
-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5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课件.ppt
-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童年》阅读推进课课件.pptx
- 电信网和互联网网络安全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pdf VIP
- 2024-2025学年川教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pdf VIP
- 表D.0.19 线路防护设施检查记录表.docx VIP
- 2024《麦当劳员工培训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附问卷)》7900字.doc VIP
- 高二年级上学期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册).doc VIP
- 中国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全程管理指南(2025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医学检验科岗位培训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