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十三章
病原微生物与感染
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毒力二感染的发生三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感染的过程四感染的微生物学诊断五防制感染的综合性措施
条件性病原微生物(opportunisticpathogen)或机会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才表现出致病作用。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microorganism),或病原体(pathogen):对人或动物机体具有致病作用的各类微生物。中毒性病原微生物:少数腐生性微生物和一些植物病原真菌,虽不在人和动物机体内寄生,但能在原来生长繁殖处产生有毒产物,若这些毒物随食物或饲料进入机体,可使机体中毒,这些微生物称为中毒性病原微生物。010203一般概念
各种病原微生物,各具有其独特的病原性,通常只能引起一定的感染过程,如多杀性巴氏杆菌致畜禽出血性败血症、猪瘟病毒致猪瘟病,因此,病原性是病原微生物“种”的特性。又称病原性,是指一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在特定寄主体内引起感染过程的性能。0201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毒力(一)致病性(pathogenicity)
系指同一种病原微生物不同分离株的病原性在程度上的差别。1它是病原微生物菌(毒)株的“个体”特性。通常毒力愈大病原性愈强。2不同菌(毒)株,根据毒力大小可分为强毒株、弱毒株和无毒株。3(二)毒力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毒力
AB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能使接种的实验动物感染后一定时限内死亡一半所需的微生物量或毒素量。半数感染量(ID50):某些病原微生物只能感染实验动物、鸡胚或细胞,但不引起死亡,可用ID50来表示其毒力。毒力的测定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毒力
毒力因子:病原微生物构成毒力的物质侵袭力: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内定殖,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在其中生长繁殖,并能深入扩散的能力毒素: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类对机体有毒性的物质
侵袭力定殖细菌感染的第一步吸附和侵入能力:细菌具有粘附能力的结构粘附于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及眼结膜等处以免被肠蠕动、黏液分泌、呼吸道纤毛运动作用所清除
01黏附素:凡细菌表面能与机体的细胞或组织表面受体黏附的结构成分。02细菌表面的一些大分子结构成分:革兰氏阴性菌菌毛;03非菌毛黏附素:外膜蛋白(OMP)以及脂磷壁酸(LTA)等。1、侵袭力
无宿主特异性及组织嗜性:F1→D甘露糖残基→动物、组织细胞宿主特异性及组织嗜性:大肠杆菌F4(K88)→猪的小肠前段大肠杆菌F6(987P)→猪的小肠后段大肠杆菌F2→人的小肠1、侵袭力
淋病奈瑟氏球菌:菌毛可使其吸附于尿道粘膜上皮的表面而不被尿液冲走;变异链球菌、乳杆菌:牙齿表面粘连成菌班,造成龋齿。侵入细胞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使细胞死亡,造成溃疡:痢疾志贺氏菌在原处生长繁殖并引起疾病:霍乱弧菌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侵入表层下部组织或血液中进一步扩散:溶血链球菌
(2)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抗吞噬作用:第一、不与吞噬细胞接触,如通过外毒素破坏细胞骨架以抑制吞噬细胞的作用,如链球菌溶血素。第二、抑制吞噬细胞的摄取,如荚膜。第三、在吞噬细胞内生存,如沙门氏菌可抑制溶酶体与吞噬小体的融合;李斯特杆菌被吞噬后,很快从吞噬小体逸出,直接进入细胞质。第四、杀死或损伤吞噬细胞。1、侵袭力
抗体液免疫机制:第一、抗原的伪装或抗原变异。第二、分泌蛋白酶降解免疫球蛋白。第三、通过LPS、OMP、荚膜及S层等的作用,抑制抗体产生。(2)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1、侵袭力
1、侵袭力内化作用对细菌的意义:宿主为进入其内的细菌提供了一个增殖的小环境和庇护所,使细菌逃避宿主免疫机制的杀灭。(3)内化作用:指某些细菌黏附于细胞表面之后,能进入吞噬细胞或非吞噬细胞内部的过程。(2)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
繁殖与扩散侵袭力在体内增殖:是感染的核心问题,增殖快,易在体内生存。在体内扩散:细菌分泌的蛋白酶称为胞外酶。主要作用:通过水解性酶类(透明质酸酶、胶原酶、链激酶等),使组织疏松、通透性增加,有利于病原菌扩散。
(3)繁殖与扩散侵袭力
毒素细菌毒素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外毒素、内毒素大多数情况下,外毒素一般简称毒素。
毒素外毒素(exotoxin):病原细菌,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在生长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胞外的有毒性的可溶性蛋白,如破伤风痉挛毒素、白喉毒素等;也有存于胞内(胞周间隙),当细菌溶解后才释放的,如痢疾志贺菌的肠毒素。0102
特点:01通常为蛋白质,抗原性强;可选择作用于各自特定的组织器官;不同病原菌产生的外毒素不同,所引起的症状也不同;其毒性作用强,但毒性不稳定,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02
类毒素(toxoid)和抗毒素(antitoxin):利用外毒素
最近下载
-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课件.ppt VIP
- PROTOSM5培训教材.doc
- 观看九三阅兵专题党课PPT: 铁血雄师耀中华,和平誓言震寰宇.pptx VIP
- 《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中职语文高二同步课件精选(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pptx VIP
- 2024年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详解 .pdf VIP
- Unit2Myschoolthings(课件)-外研版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地面沉降现状与防治.pptx VIP
- (高清版)B-T 686-2023 化学试剂 丙酮.pdf VIP
- 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docx VIP
- 浙江省余杭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