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春季常见病的治疗
及用药
时至春日,阳气升发,大地回春,我们迎来了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为了能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我们一定要做好春季的健康计划。预防疾病始于春,要健康,就要顺应春季的气候。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春天属于“百草回芽,百病易发”的季节。此时冷暖气团、气流交替,活动频繁,天气时冷时热、忽燥忽湿很不稳定,而且春季风沙较大,人体对春季这种多变气候适应性差,容易产生精神疲乏或诱发疾病。因此,专家提醒人们,春季里要健康,就要顺应春季的气候,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下面这几方面入手:
做好预防疾病的准备进入春天,天气逐渐转暖,致病细菌、病毒等也会随之生长繁殖,因而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腮腺炎、猩红热、肺炎等传染性疾病最容易发生。
病邪或先侵入皮毛肌肤,或口鼻吸入,居室应经常开窗通风,减少病菌的滋生繁殖。01多进行室外体能锻炼,增强心肺功能。01早春的气温和气压变化较大,极易导致人体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老年人易发生血管硬化,也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01
注意呼吸系统卫生01流感病毒大多在春季暴发,主要与温度和湿度有关。02研究表明,流感病毒适合在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中生存。而且气温还可影响人体内的黏液分泌,如果气温较低,人体内的黏液分泌就会变得迟钝,不能及时将病毒清除出去。03科学实验也证实,在湿度适宜的情况下,温度为5℃时,人就容易患上流感,而温度较高时则不易患感冒。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温度较低使人体内携带的流感病毒生存时间更长的缘故。04
STEP4STEP3STEP2STEP1远离过敏源春天,百花争艳,花粉会随风飘扬,而且气候多变,容易引发过敏性、免疫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咽喉炎、皮炎等。某些难治的免疫性疾病,如牛皮癣、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和类风湿病等也易在此季节发作或复发。慢性病,如慢性气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窦炎、慢性结肠炎等也易在春季发作或复发。
1春季主要有下面这几种过敏源:2吸入性过敏源,包括花粉、柳絮、粉尘、螨虫、动物皮屑、油漆等;5注射性过敏源,包括青霉素、链霉素、异种血清等。4接触性过敏源,包括冷空气、热空气、紫外线、化妆品、肥皂、金属饰品、细菌、寄生虫等;3食物性过敏源,包括牛奶、鸡蛋、鱼虾、海鲜、香精、葱、姜、大蒜等;
春季爱上火春天气候转暖,万物复苏,阳气回升,使人身体里蓄积了一个冬天的内热开始燥动。春天相对来讲气候比较干燥,人体的水分消耗较冬天增多,这些都会导致上火症状的发生,容易出现流鼻血、嗓子哑、长口疮、牙疼、咽喉干痛、眼睛红涩、口舌生疮、食欲不振、便秘、小便发黄等一系列上火症状。
春季养肝为先01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有代谢、分泌胆汁、解毒、排泄废物的作用,在免疫、凝血和热能供给以及水与电解质的调节过程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它被称为人体的物质代谢中枢、人体最大的化工厂和清洁器。02按照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春木旺盛,因而春季肝主事,所以春季要重点护肝。03
小结:春季气候特点:1.春季百草回芽,细菌、病毒生长繁殖,百病易发;2.春季风沙大、气候干燥、人体易上火;3.春季易过敏,百花争艳,花粉等各种过敏源增加;4.春季养肝为先;春季肝主事,重点养肝;
春季常见病及用药针对以上春季气候的特点,我们需要进行相对的疾病预防或用药治疗。春季易发疾病:各种流行性疾病(以流感、病毒类疾病为主)、过敏性疾病、免疫类疾病、慢性病、各种“上火”症候等等。
口服板蓝根冲剂可防春季小儿腮腺炎春季是小儿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
民间称腮腺炎为“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至3周发病。主要症状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表面发热,有口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至3天时最为明显,约2周后肿胀完全消退。发病初期患者有全身发热、乏力、不愿进食等症状。
腮腺炎有两种:建议以中药治疗效果较好,可以口服双黄连,抗病毒口服液或板蓝根颗粒,精制银翘解毒片、双黄连口服液、连翘败毒片等,维生素C可提高机体免疫,辅助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病程两周,常伴低烧。用中药青黛调匀外敷患处。
(2)化脓性腮腺炎细菌感染引起,可伴高烧,病程难以确定,看治疗是否恰当。治疗同上,转氨酶高进行保肝降酶治疗(联苯双酯)就可以了,如果化脓口服阿莫西林、头孢类抗生素。
2.春季流感用药指南春天气候温暖,适宜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存、繁殖和传播。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