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百衲衣》含答案.docxVIP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百衲衣》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百衲衣》含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各题。

百衲衣

叶大春

①故乡风俗:常生病遭灾的小孩,须吃千家饭,穿百衲衣,方能祛病化灾、长命百岁。我小时候经常生病,父母就让我吃千家饭,穿百衲衣。

②吃千家饭,就是挨家挨户讨一把米混在一起煮饭吃;穿百衲衣,就是挨家挨户讨一块布缝在一起做衣穿。千家饭象征性地吃一顿就够了,百衲衣却要常穿,有点像“护身符”。

③小时候,我不愿意穿百衲衣,爹娘不知说了多少好话,就差没跪下磕头了。10岁那年,妹妹在灶前烧红苕吃,把柴堆烧着了,烈火忽地蹿上了房顶。娘冲进火中,没有去抢救粮食和铺盖,也没有去抱那只闹钟,而是抢出了那件百衲衣。娘的头发烧焦了,脸上被火燎伤了一大块。我啜泣着埋怨娘:“冒这么大危险抢那破衣服值得吗?”娘嗫嚅道:“值得值得!”

④在故乡,13岁就算成人了。我13岁就可以不穿百衲衣了,脱下百衲衣时,我仿佛飞出樊笼的小鸟一样自由快乐。我不知道娘仍然珍藏那件百衲衣,她真以为我能平平安安地长大,都多亏了灵验的百衲衣。她很感激百衲衣。在我考上大学进城时,娘把百衲衣放进了我的行李箱里,说:“要出远门了,带上它,让它庇护你,提醒你:你是吃千家饭穿百衲衣长大的山里孩子,要好好读书,替山里人争气!无论你走到哪里,干什么事,都不要忘了山里人!”

⑤后来,我结识了一位民俗学家,便向他谈起穿百衲衣的风俗。民俗学家说:“按照风俗习惯,穿百衲衣的孩子长大后,父母要向当年讨过布的人家还情的。你家还情了吗?”我惊诧:“怎么还情?”民俗学家说:“一般来说,讨过布的人家得还一截能做一件衣服的布。”我恍然大悟:难怪我满13岁那年,娘通宵达旦地纺线织布,原来娘已经悄悄替我还情了!

⑥我想,这获之碎布、报之衣料的百衲衣风俗,多像“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古训呀!

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穿过百衲衣——人生的百衲衣。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得到生活的馈赠、命运的庇护、时代的恩泽和社会的援助,那么就不应该忘记报答。知恩图报,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其实报答并不一定要鞠躬尽瘁赴汤蹈火,往往只是拔一羽以利天下、伸一手以救众生的事,就像给穿百衲衣的人一块碎布而已.....

1.根据选文内容,简要地介绍一下“百衲衣风俗”。

2.阅读选文,梳理情节。

③母亲送百衲衣给“我”;

④“我”访问民俗学家,揭示百衲衣的含义。

3.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娘冲进火中,没有去抢救粮食和铺盖,也没有去抱那只祖传的闹钟,而是抢出了那件百衲衣。

4.作者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穿过百衲衣”,请你联系现实生活介绍一下你穿过的“百衲衣”。

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选文内容完成后面的小题。

【链接材料】

百家锁是小孩的家人挨户乞讨,每户要得一文钱,然后把这些钱另铸成一把锁挂在小孩脖子上,为的是用百家福寿锁拴住他的生命。这种做法在北方很流行,北京称为“化百家锁”。南方有种异曲同工的做法,把七粒白米和七叶红茶用纸包好,送给亲朋,亲朋还赠碎银,用碎银铸成锁,正西镌刻“百家宝锁”,反面镌刻“生命宝贵”,把锁系在小孩脖子上。

有人认为选文和【链接材料】中的风俗含有较多的迷信色彩,应予以摒弃。你是如何看待这些风俗的呢?结合“百衲衣”或者“百家锁”的风俗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常生病遭灾的小孩,父母会为他挨家挨户讨布缝衣,缝成的衣服就是百衲衣;而等穿百衲衣的孩子长大以后,父母要向当年讨过布的人家还情(或“还一块能做一件衣服的布”。)2.母亲冲进火中抢百衲衣母亲珍藏“我”的百衲衣3.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为抢救百衲衣不顾一切的情形,表现了母亲对“我”深沉的爱。4.示例一:爸爸妈妈的爱护,爸爸妈妈宁可自己辛苦也不会亏待我,一直非常关心我,让我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示例二:老师的关心,每当生活或者学习上有问题时,老师总是及时帮我解决问题。

示例三:同学的关心,每当我在校园里遇到困难的时候,同学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帮助我。5.示例一:应该摒弃。因为这些风俗确实带有迷信色彩。如“百衲衣”挨家挨户讨布缝衣服,(“百家锁”挨家挨户要钱铸锁,)并没有治病强身健体的功效,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身体不适,应该去医院检查治疗,用科学的方法保证生命健康。

示例二:不应该摒弃。因为这些风俗虽带有迷信色彩,但如“百衲衣”挨家挨户讨布缝衣服,(“百家锁”挨家挨户要钱铸锁),也蕴含浓浓的亲情、乡情。它是使当地人民融洽和睦、团结友爱的纽带。

【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解答时,要全面理解文章内容,按照题干要求,在文中找出体现“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