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五章地球构造演化的现状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及其变化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及其变化0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02地球的内部结构及固体地球的塑性03固体地球的形变及其证据04新生代冰川的分布及其变化05固体地球的形变及其原因分析06北极冰川消失和南极冰川扩大的原因07南极冰川形成或加厚对大地水准面的影响08地球形状今后的变化趋势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①中国的天方地圆②亚里士多德的球形地球③牛顿的地球旋转椭球体④人造卫生测量的梨形地球
图1地球(大地水准面)的形状(King-Hele,1969)
地球表面是固体的岩石圈,里被包被的是准液态的软流圈,且还有液态的外核。所以地球可以看成一个固体包围的液体球。
地球南北半球非对称变化的热力学证据地球南北半球非对称变化的板块运动证据地球南北半球非对称变化的空间大地测量证据地球南北半球非对称变化的速率变小证据结论:3固体地球的形变及其证据
经热力学论据证明,南半球是热半球,北半球是冷半球;北半球是挤压半球,南半球是膨胀半球。
图2由板块绝对运动模型HS2-NUVEL1计算的地球纬圈长度年变化率(L)(GrippandGordon,1990)
板块运动的证据证实了3Ma以来,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扩张,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收缩。
空间大地测量证据证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扩张,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收缩;南半球纬线变化率均为正值,即南半球纬线在拉长,说明南半球纬线圈处于拉伸状态。
至少近20多年来,南半球的扩张在减速,而北半球的扩张在加速。或者说,3Ma来,整体上南半球在扩张,北半球在收缩,但近代(至少是20多年来),南半球的扩张在减速,而北半球的收缩也在减速。南半球在收缩,北半球在扩张。但近代南半球扩张的速度在减慢,北半球的收缩也在减慢。南半球和北半球在发生相关变化。
图3ITRF2000全球水平矢量图(马宗晋等,2003)
图4全球板块边缘相对运动速率变化(金双根和朱文耀,2003)
图5牛顿球形粘滞体在不同方向力作用下的形变。a,一个力从y轴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用于牛顿粘滞体所产生的形变;b,a图由于力的作用已产生形变后,去掉力的作用,牛顿粘滞体在恢复过程中所产生的形变;A,球形牛顿粘滞体;B,由于力的作用后所产生的形变体;x,表示x轴及其方向;y表示y轴及其方向;“?”表示力的作用方向。
4新生代冰川的分布及其变化现今,北极冰川主要集中在格陵兰岛,总体积为2.95×106km3,占全球冰川的9.1%。南极冰盖体积为29×106km3,集中了全球90%的冰川,位于南极洲上。其它冰川与冰帽的总体积为0.18±0.04×106km3,不足全球冰川总量的1%。按顺序来说,首先在南极形成南极冰川,然后,在北极形成北极冰川,最后,北极冰川消失,只剩下南极冰川
Ma以来全球深海底栖有孔虫氧同位素曲线(ZachosJ.C.,2001)
北极为海洋,南极为大陆,是北极冰川逐渐缩小,而南极冰川逐渐增大的主要原因。
7南极冰川形成或加厚对大地水准面的影响现今地球的梨形地球,就是南极冰川对地球作用的结果。地球形状今后的变化趋势
第二节厄尔尼诺形成及其证据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形成的原因洋中脊岩浆上涌引起厄尔尼诺的证据
2洋中脊岩浆上涌引起厄尔尼诺的证据气候学证据05地球扁率和自转证据04冰川学证据03洋中脊证据02热力学证据01
较早从高温的地球内部涌出的物质,冷却时间长,热流值低;较迟涌出的物质,冷却时间短,热流值高。在一定程度上,热流值的高低,代表地内热物质从高温的地球内部涌出的先后。所以,洋中脊处,是最后从高温的地内涌出的物质凝聚成的岩石圈层。而东及东南太平洋区域洋中脊,是最最后从地内涌出的物质凝聚的岩石圈层。或者说,东太平洋区域的洋中脊,可能是现今仍在涌出地内物质的区域。同时也说明,因为纬度和目前地球特有岩石圈构造的原因,东太平洋及东南太平洋洋中脊处的岩石圈,是目前最容易破裂的岩石圈。
logo全球热流分布(Bott,1982)
整个东及东南太平洋海域,不仅是地球上洋中脊分布最为密集的海域,且这里的洋中脊,现代扩张速度较快;而东太平洋的洋中脊,是地球现今扩张最快的洋中脊。在最近15年(1979-1996),南极中纬地区的洋中脊,每年都可能有岩浆上涌,造成每年12-14mm/a以上的海底扩张。
全球大洋洋底年龄(徐茂泉和陈友飞,1999)
全球板块构造及洋脊扩张率(ChemicoffandVenkatalrishnan,1995)
在每个ElNino年,都有大量的地内岩浆物质涌出,喷发出的大量H2S及SO2气体,进入海洋或大气,进一步氧化成H2SO4,并随着冰雪进入南极沉积下来,造成了南极冰芯的高MSA和SO42-。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高级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含答案).docx VIP
- 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ppt VIP
- 《周杰伦全方位介绍》课件.ppt VIP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docx VIP
- 《诗词里的科学》考试题库资料300题(含答案).pdf VIP
- 2025-2030中国氯霉素滴眼液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VIP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docx VIP
- 《财经应用文写作》(第二版) 课件及习题答案 第四章 调研文书.ppt VIP
- 生活适应四年级上册 食物安全 教学课件.pptx VIP
- 食品粉碎机械设备.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