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5-2026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素养提升能力测试(含答案).docxVIP

部编版2025-2026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素养提升能力测试(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2026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素养提升能力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听两遍录音,回答问题。(5分)

1.不久的将来,会出现的一座全新的城市是,那里的房屋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收太阳能。(2分)

2.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3分)

(1)这座城市里,房屋的形状千姿百态。()

(2)多云时,太阳能转换器无法接收到太阳能。()

(3)热量存储需要经过接收和交换两个步骤。()

二、阅读“两弹元勋”邓稼先的资料,完成练习。(12分)

著名kēxuéjiā()邓稼先,在20shìjì()50年代,放弃国外shūshì()的生活,响应国家hūhuàn(),跨越重重阻ài回到祖国。他肩负zhòngrèn(),发扬chīkǔnàiláo()的精神,潜心yánjiū()hé()武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jìshù()难关,成功让我国武器dádào()世界先进水平。

1.根据拼音写字词,补全资料内容。(10分)

2.根据字义,资料中的“ài”应该为。(2分)

隘:①关口;险要的地方。②狭窄。碍:妨害,阻挡

隘:①关口;险要的地方。②狭窄。

碍:妨害,

阻挡

艾:①草本植物

②止,绝③漂亮

3.选择题。(15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系铃铛”的“系”和“系列”的“系”读音不同。

B.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眩”字与人体部位有关。

C.“培、陪、赔”中都含有“音”,所以它们读音相同,意思也一样。

D.“事情马上就要揭晓了”,“揭晓”不能换成“揭开”。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野外拉练一结束,大家累得横七竖八地躺在草地上。

B.经过老师的一番教育,他发生了呼风唤雨的变化。

C.真是出乎意料,今天竟然下雨了,春游泡汤了。

D.看着神舟飞船发射直播,我仿佛跟着宇航员一起腾云驾雾飞向太空!

3.下面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

20世纪的科学技术,把人类居住的星球日益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A.表示特定称谓B.表示引用

C.表示特殊含义D.表示强调

4.下列句子中,和其他三项不属于同类的一项是()

A.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B.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是在哪一天?是在农历八月十八。

C.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

D.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5.下列针对材料所提的问题中,最有助于理解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以稳定三角形为基,象征航天人在经验基

础上攀登新高峰。主体神舟飞船径向对接空间站,太阳翼巧构中文“廿”字(即“二十”)。空间站亮光划破天际,彰显航天人向光前行、勇往直前的精神。

A.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是什么?

B.材料介绍时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C.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的构成和寓意是什么?

D.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包含哪些创意?

乔乔的班级准备出一期“学贵有疑”主题板报。下面是乔乔为板报写的导语。(10分)

为学患无疑,。一个人()有多大

的学问,()会有不懂的地方。正如韩愈所言:“

_,孰能无惑?”而多疑、善疑、质疑、探疑则是

获取新知识的途径,《礼记》有言:“博学之,审问

之,。”正是这样的道理。培养善问的习惯,是我们学习的重要方法。

1.将引用的名句补充完整,填写在横线上。(5分)

2.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2分)

3.乔乔想在导语中补充一个事例,使语段更有说服力。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孔子祭太庙,遇事则问。

B.竺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75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5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