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范仲淹教学课件:先忧后乐的千古风范
第一章范仲淹的传奇人生
范仲淹简介01身世背景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彬县),后移居吴县(今江苏苏州)。生于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卒于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02艰难求学出身贫寒,幼年丧父,生活极其艰苦。母亲改嫁朱文翰,范仲淹随继父姓朱,直到中年才恢复范姓。求学期间常常食不果腹,但始终坚持读书。科举成功
早年坎坷与励志求学贫苦童年幼时家贫如洗,常常只能以稀粥配韭菜末度日。即使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范仲淹也从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这种坚韧不拔的品格为他日后的成就奠定了基础。立志高远年少时便怀有远大抱负,常常自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这一思想后来成为他终生的座右铭,也影响了整个中国士大夫阶层的价值观念。勤学苦练在应天书院求学期间,昼夜苦读,五年未曾解衣就寝。他的勤奋和毅力感动了所有人,成为后世学子励志的典范。立志为国为民,励精图治,造福百姓。
政治生涯的辉煌与挫折1初入仕途(1015-1030)中进士后历任地方官员,以清廉勤政著称。在兴化县令任上,关心民生,兴修水利,深受百姓爱戴。但因为政见正直,不愿阿谀奉承,多次与权贵发生冲突。2改革理想(1030-1040)担任秘阁校理期间,积极主张政治改革,提出庆历新政的诸多建议。但由于触动既得利益集团,改革受到强烈阻挠,范仲淹也因此多次被贬谪边疆。3边疆建功(1040-1043)在西北边疆任职期间,巩固边防,抵御西夏入侵,军事才能卓越。当时军中流传军中有一范,西贼惊破胆的美誉,足见其威望之高。4晚年坎坷(1043-1052)虽然一度重新被启用,但改革事业最终失败。晚年再次被贬,在赴颍州途中病逝,终年64岁。一生忠君爱国,始终不渝。
先忧后乐,千古楷模范仲淹以其崇高的品德和不朽的文章,成为中国历史上备受尊崇的文化巨人。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仅是个人的人生信条,更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岳阳楼记》背景与写作缘由《岳阳楼记》诞生于庆历四年(1044年),这一年对范仲淹来说意义重大。此时他正处于政治生涯的低谷期,但正是在这种境遇下,他创作出了这篇传世名作,展现了超越个人得失的博大胸怀和深远的政治理想。
岳阳楼的历史地位与重修经过千古名楼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自古就是览胜之地。与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楼高三层,建筑风格独特,登楼可俯瞰八百里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历代文人墨客多在此留下佳作。重修缘由庆历四年,滕子京因参与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而被贬谪到巴陵郡(今岳阳市)任太守。他到任后,励精图治,重修岳阳楼,希望通过此举展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历史小知识:滕子京是范仲淹的好友和政治盟友,两人都是庆历新政的积极推动者。滕子京邀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既是友谊的体现,也是政治理想的寄托。
《岳阳楼记》的文章结构与艺术特色开篇点题交代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写作缘由,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简洁明了地说明了时间、人物和事件,为全文奠定基调。描写胜景用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等壮丽词汇描绘洞庭湖的雄伟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为后文的议论做好铺垫。对比描述通过淫雨霏霏的悲凉景象和春和景明的欢快场面,分析不同天气下迁客骚人的不同心境,体现览物之情的变化。抒发胸怀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表现超脱的精神境界,这是全文思想的升华,体现了作者的人格修养。点明主旨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千古名句收尾,点明文章主旨,表达作者崇高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与文献出处创作时间庆历四年春(1044年),此时范仲淹51岁,正值人生的成熟期。虽然政治改革遭遇挫折,但思想境界达到了新的高度。创作地点并非在岳阳楼实地创作,而是在邓州(今河南邓州市)任知州时应友人滕子京之邀而作,体现了睹物思情的创作手法。文献出处选自《范文正公集》,这是范仲淹的诗文合集,收录了他一生的重要作品,是研究北宋文学和政治思想的重要文献。这篇文章不仅是应酬之作,更是范仲淹政治理想和人生哲学的集中体现,因此能够跨越时空,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八百里洞庭湖烟波浩渺,千年岳阳楼巍然屹立。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绝佳观赏点,更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的圣地。范仲淹虽未亲临其境,却用如椽巨笔描绘出了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精神画卷。
第三章《岳阳楼记》名句解析与思想内涵《岳阳楼记》之所以能够传颂千年,不仅在于其优美的文字和精巧的结构,更在于其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从壮丽的自然描写到深邃的哲理思辨,范仲淹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
洞庭湖壮丽景象的文学描绘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修辞手法分析拟人手法:衔、吞两个动词,将洞庭湖人格化,展现其包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