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送元二使西安》教案(35篇).pdfVIP

五年级下册《送元二使西安》教案(35篇).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五年级下册送《元二使西安》优秀教案

(35篇)

五年级下册《送元二使西安》优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读和背诵诗歌。

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

情厚谊。

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

厚谊。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送别元二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诗导入,营造氛围。

同学们,送别是古诗词中永恒的话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有人说离别是诗,有人说离别是歌,有人说,离别是泪水。特别是

古代社会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等种.种原因,人们是喜欢定居而

难得远行的,因为一旦离别,人的前途和生命安危都很难预料。所

以,以送行饯别表达深情厚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行也因此成为诗

人笔下常见的题材。我们读过“又送王孙去,”生:萋萋满别情。

读过“桃花潭水深千尺,”生:不及汪伦送我情。读过“孤帆远

影碧空尽,”生:唯见长江天际流。读过“莫愁前路无知

己,”生:天下谁人不识君。读过“洛阳亲友如相问,”生:

一片冰心在玉壶。还读过“海内存知己,”生:天涯若比邻。从

这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了古人那浓浓的友情。今天我

们再来学习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板书课题。

二、理解题意,介绍时代背景和作者。

1.指名读题。

刚才两位同学读了课题,你认为谁的渎法是正确的。为什么?

生:因为元二是一个人。

师:元二就是姓元排行第二。排行第二的意思就是在元二的上

面还有一个哥哥,我们称为大。如果姓董,排名第一,就叫董大。

明白了吗?

谁再来读题?元二去干什么?生:出使安西。

“出使”指什么?生:出差。师:用现在的话可以说是出差,

可内涵不一样。

2.介绍时代背景。唐朝的时候,国势强大,很多国家都想和唐

朝建立友好关系,长安城经常有人被派到国外去出使。而每一次出

使,对于当事人来说是既高兴又忧伤的事情,高兴的是可以为国家

建功立业,做出贡献,忧伤的是要和多年的友故交分别。这一别

就是海角天涯,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面了。

安西在哪?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而设的都护府的简称,

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附近。理解了题目的意思,谁再来读题?

3.简介作者。

谁送元二?生:王维师:谁了解王维?

4.出示王维简介。

王维公(元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山西永济

人。他少年聪慧,g岁以文才出名,他通音律、绘画,长于书法,

开创中国文人画画风,他的创作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晚年他过着退隐生活。

三、初读诗歌,掌握节奏。

了解了王维,咱们来读读王维的这首诗。

1、生自由反复地读。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多读几遍,注意:第一,字音要读准确;第二,

节奏要读清楚。

2、指名读。

3、有味道了。我请你来推荐一个你们班的朗读高手来读读看!

4、师生合作朗读全诗。

不用我说,大家一定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来!我们一起

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好,味道出来了。我们再读一次,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次,

我读前四字,你们读后三字。

味道更浓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