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儿童口腔疼痛安抚护理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2025儿童口腔疼痛安抚护理课件

01前言

前言清晨的儿科诊室里,我总能听见这样的声音:“妈妈,牙好痛!”5岁的小宇攥着妈妈的衣角,眼睛哭得通红,小拳头时不时捶打自己的腮帮;3岁的朵朵把脸埋在护士怀里,抽抽搭搭地重复“嘴嘴疼”,却怎么也不肯让医生看口腔……这些场景,是我从业8年来最常遇见的画面。儿童口腔疼痛,看似是“小病”,却因孩子表达能力有限、对疼痛的耐受力低、对医疗环境的恐惧,往往演变成一场“全家焦虑”——孩子哭、家长急,医护人员也得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检查和治疗,稍有不慎,还可能给孩子留下“看牙=痛苦”的心理阴影。

2023年《中国儿童口腔健康发展报告》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已达70.9%,其中近60%的患儿因疼痛首次就诊。而临床数据提示,约35%的儿童会因初次看牙时疼痛未被妥善安抚,出现后续治疗抗拒行为,甚至发展为“牙科恐惧症”。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儿童口腔疼痛的护理,绝不仅是“止痛”这么简单,它需要生理干预与心理安抚并重,需要医护、家长、孩子三方的深度配合。今天,我将结合一例典型病例,与大家分享儿童口腔疼痛安抚护理的全流程思考与实践。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去年11月,我接诊了5岁的小宇。这是个活泼的小男孩,但此刻却蜷缩在妈妈怀里,眉头紧蹙,右边脸颊微微肿起。妈妈告诉我,小宇牙疼3天了,最初只是“吃东西时疼”,昨天夜里突然疼醒,哭着说“牙齿像被小虫子咬”,还拒绝喝奶、吃软饭。

接诊时,小宇的第一反应是拼命扭头,小手死死捂住嘴巴,哭喊道:“不要用小钩子!”(显然,他之前可能有过不愉快的看牙经历)。我们暂缓检查,先拿了他最爱的恐龙玩偶递过去——这是妈妈提前告知的“安抚物”。小宇攥着恐龙,情绪稍微缓和后,我们才借助压舌板和口镜快速完成检查:右上乳磨牙可见深大龋洞,探诊敏感,叩诊(+),牙龈边缘红肿,无波动感;体温37.8℃(低热),心率110次/分(偏快,与疼痛和紧张有关)。结合病史和检查,医生诊断为“右上乳磨牙急性牙髓炎”,需行根管治疗,但小宇因疼痛和恐惧极度抗拒,治疗无法推进。此时,护理团队的介入成了关键。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针对小宇的情况,我们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展开评估,核心目标是明确疼痛程度、分析抗拒原因、制定个性化安抚策略。

疼痛评估(生理维度)儿童疼痛评估的难点在于表达不清,需结合主观描述与客观行为。我们采用“Wong-Baker脸谱图”(0-10分,0为“微笑无疼痛”,10为“大哭剧痛”)引导小宇选择,他指着第7张“皱脸大哭”的图片说“这个,牙里面跳着疼”。同时观察其行为:身体蜷缩、频繁用手摸脸颊、拒绝进食、夜间睡眠中断(妈妈说他昨夜醒了4次)。参考FLACC量表(面部表情、腿部动作、活动、哭闹、可安抚性)评分:面部表情(3分,皱眉、闭眼)、腿部动作(2分,踢动)、活动(2分,扭动不安)、哭闹(3分,持续哭泣)、可安抚性(2分,需妈妈抱和安抚物),总分12分(0-10分正常,≥8分重度疼痛),提示重度急性疼痛。

心理与行为评估(心理维度)小宇的抗拒源于两点:一是疼痛本身带来的本能回避;二是既往不良体验(妈妈提到半年前补牙时曾被“小钩子”戳痛,当时挣扎着没完成治疗)。他对医护人员、治疗工具(如口镜、探针)、诊室环境(灯光、仪器声)均表现出恐惧,甚至听到“张嘴”二字就开始发抖。

家庭支持评估(社会维度)小宇妈妈全程陪同,表现出高度焦虑(反复询问“会不会留后遗症?”“他这么抗拒能治吗?”),但愿意配合护理指导;爸爸因工作未到场,妈妈是主要照护者。家庭对儿童口腔健康知识掌握不足——小宇每天刷牙1次(妈妈说“他不肯刷”),睡前喝奶粉后不漱口,爱吃糖果和饼干。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基于评估结果,我们梳理出以下核心护理诊断:

急性疼痛(与牙髓炎症刺激神经末梢有关):依据为小宇主诉“牙跳着疼”,Wong-Baker评分7分,FLACC评分12分,拒食、睡眠障碍。

焦虑(与疼痛经历、陌生环境及既往不良医疗体验有关):表现为哭闹、抗拒检查、对治疗工具恐惧,心率增快(110次/分)。

知识缺乏(家长缺乏儿童口腔卫生管理及疼痛应对知识):家长未掌握正确刷牙方法,未建立睡前口腔清洁习惯,不了解儿童疼痛的非语言信号(如夜间哭闹、拒食)。

潜在并发症(间隙感染、全身感染):依据为患牙牙龈红肿、低热(37.8℃),若感染扩散可能导致面部肿胀、高热。

05护理目标与措施

护理目标与措施针对诊断,我们制定了“短期缓解疼痛-中期建立信任-长期预防复发”的分层目标,并采取“环境-心理-生理-家庭”四维干预措施。

护理目标短期目标(0-2小时):小宇疼痛评分降至≤4分(Wong-Baker),情绪平稳,配合完成初步检查(张口30秒以上)。中期目标(24-72小时):疼痛持续缓解,无夜间痛醒,配合根管治疗操作;家长掌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