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糖尿病综合管理临床指南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管理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血糖控制,而是需要涵盖生活方式干预、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并发症防治以及多学科协作等多个维度的综合策略。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糖尿病综合管理框架,以优化患者预后,提升生活质量。
一、糖尿病的诊断与评估
(一)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应依据静脉血浆葡萄糖检测结果,主要标准包括:
1.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加随机血糖≥11.1mmol/L;或
2.空腹血糖≥7.0mmol/L;或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11.1mmol/L。
若无典型症状,需另日重复检测确认。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但尚未完全替代血糖检测。
(二)初始评估与定期复查
对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应进行全面评估,包括: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糖尿病病程、症状、既往治疗方案及效果、低血糖史、伴随疾病、家族史、生活习惯(饮食、运动、吸烟、饮酒)。
*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足背动脉搏动、神经系统检查(音叉振动觉、针刺觉)。
*实验室检查:空腹及餐后血糖、HbA1c、血脂谱(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HDL-C)、肝肾功能、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
*并发症筛查:眼底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心电图、足部检查(皮肤、畸形、感觉)。
此后,应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的定期复查计划,通常每3-6个月复查血糖、HbA1c、血压、血脂等指标,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并发症筛查。
二、生活方式干预:糖尿病管理的基石
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础,贯穿于疾病防治的始终,其核心包括医学营养治疗、规律运动、戒烟限酒和体重管理。
(一)医学营养治疗
目标是维持合理体重,提供均衡营养,帮助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
*总热量控制: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活动量及病情制定个体化热量需求。
*营养素分配:
*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45%-60%,优选全谷物、杂豆类、低升糖指数(低GI)食物,控制精制糖摄入。
*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20%,优质蛋白质(鱼、禽、蛋、奶、豆制品)应占一定比例。肾功能不全者需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
*脂肪:占总热量的20%-35%,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如深海鱼油、坚果)。
*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细嚼慢咽,注意食物多样性。
(二)规律运动
运动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血糖控制、减轻体重、改善心血管功能。
*运动类型: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为主,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适当结合抗阻运动(如举重、俯卧撑),每周2-3次,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运动强度:中等强度,即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50%-70%(最大心率约为220-年龄),或自觉微微出汗、能说话但不能唱歌。
*运动时机:餐后1-2小时运动为宜,避免空腹或血糖过高(13.9mmol/L且伴酮体)时运动。运动前后应监测血糖,携带糖果备用以防低血糖。
*注意事项:运动前应进行5-10分钟热身,运动后进行5-10分钟整理。有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
(三)戒烟限酒
*戒烟:吸烟显著增加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应强烈建议并帮助所有吸烟患者戒烟。
*限酒: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若饮酒,应严格限量,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且饮酒时应相应减少主食量,并注意监测血糖,避免空腹饮酒。
(四)体重管理
对于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减轻体重5%-10%可显著改善血糖、血脂和血压。应通过饮食控制和规律运动实现健康减重,避免过度节食或服用不明成分的减肥药物。
三、血糖监测与控制目标
血糖监测是评估血糖控制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控制目标应个体化,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病程、并发症情况、低血糖风险等因素。
(一)血糖监测方法
*自我血糖监测(SMBG):使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毛细血管血糖检测,是患者日常管理的重要工具。监测频率和时间点应根据治疗方案和血糖控制情况确定,例如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特殊情况(如运动、低血糖症状、生病)时。
*持续葡萄糖监测(CGM):可提供更全面的血糖信息,包括血糖波动趋势、高低血糖持续时间等,尤其适用于1型糖尿病、血糖波动大、频繁低血糖或无症状性低血糖的患者。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通常每3-6个月检测一次。
(二)血糖控制目标
*一般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HbA1c7.0%;空腹或餐前血糖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