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测试卷(全册-含答案).ppt

(新)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测试卷(全册-含答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测试卷(全册,含答案)一起颠倒只,仅仅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哪些因素得出的?从其“老河兵”的身份看,他能做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石头一定(向前)倾斜在坎穴中。综合分析了水、石、沙等因素。根本原因是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14.文章末尾为什么说“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想要引起人们的思考,提醒人们考虑事物要全面深入。不能一知半解,凭主观臆断就妄下结论。更不要因为知道一点就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甚至嘲笑他人。(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集释》)【乙】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②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③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④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⑤,如王四国⑥,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改动)【注】①进:学习新曲。②益:增加(新的学习内容)。③数:规律,这里指演奏的技巧。④穆然:严肃认真的样子。⑤望羊:仰视的样子,这里指目光高远。⑥王(wànɡ)四国:统御四方天下。用音乐表现的意境通“猝”,突然向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①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是伯牙心里所想的,钟子期必定能够领会。不是文王谁能做到这样呢!17.根据【甲】【乙】两个文段的文意填空。(①空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②③空用原文回答)(3分)琴在古人的生活中,不是一种简单的乐器。善鼓琴者往往在琴音中寄托①________________,善听着则闻弦音而知雅意,借琴识人,是谓“知己”。我们从【乙】文中看到,孔子学琴经历了“得其数”“得其志”②“________”三个阶段,最终达到鼔琴的最高境界;从【甲】文“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能够看出,钟子期不愧为俞伯牙的知音。心志(或“情怀”“旨趣”)得其为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18.俞伯牙、钟子期的知音故事广为流传,常常被诗人引用,成为诗歌中常见的典故。下列诗句没有使用这个典故的一项是________(只填字母)(2分)A.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B.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C.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生相知。D.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B三、作文(4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友情穿越了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无不证实了友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离不开友情,更相信世间的每一个人无不对友情深深地关注,无不渴望天空般高远、大海般深邃的友情。古往今来,友情被多少人讴歌,被多少人感慨。我们不禁要问友情是什么?友情是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断琴祭友;友情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依依惜别之情,是马克思、恩格斯几十年的风雨同舟,是那支挤不进一个顿号的“刘邓大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智乾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科技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