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次月考卷(二)(原卷+解释)2025-2026学年 统编版2024.docxVIP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次月考卷(二)(原卷+解释)2025-2026学年 统编版2024.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NUMPAGES1

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同步备考模拟卷

第一次月考卷(二)(原卷版)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测试范围:八上第1+3单元。

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保持答卷卷面清洁。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本题2分)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仁慈(cí)??胆怯(què)??匿名(nì)??巧妙绝论(lún)

B.要塞(sè)??推崇(chóng)??燥热(zào)??抑扬顿措(cuò)

C.轻盈(yíng)??翘首(qiào)??咆哮(xiào)??震聋发聩(zhèn)

D.溃退(kuì)??愚钝(dùn)??遗嘱(zhǔ)??深恶痛疾(wù)

2.(本题2分)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从记录重阳习俗,到绘写佳节风物,再到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美术作品不仅为历史写照,也为现实生活添彩。②当然,画家们留下的不只是艺术作品。③这些画作怎能不令人一边欣赏,一边感念?④希望在百年、千年之后的某个重阳时节,也有人能在与这些画作相遇之时,读懂其中满载的意趣、情思。

A.“欣赏”“感念”“相遇”“情思”都是动词。

B.“孝亲敬老”“现实生活”“艺术作品”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C.“更是笔墨精神与真挚情感”这句话适合接在句②后。

D.句③是疑问句,修辞手法中属于设问,表达肯定的意思。

3.(本题2分)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①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②新的赶考路上,年轻干部要锲而不舍、(A孜孜不倦B持之以恒),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接续为民奋斗。③要以坚定不移的“为民初心”、永不停歇的“服务脚步”、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④不断创造更加辉煌的新业绩,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A.语段中“江山就是人民”“奋勇前进”“坚定不移”,分别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

B.②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孜孜不倦”。

C.③句“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中的逗号改为顿号。

D.①句中“创造”“更加”“绚丽”的词性分别是动词、副词、形容词。

4.(本题5分)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2分)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顶是(???)

A.消息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者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B.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他贬官期间写了《记承天寺夜游》,传达清高自傲的心境。

C.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向全世界报道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壮举。

D.斯诺在陕北采访了共产党众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

(2)(3分)名著阅读

小红和小显一直想探究: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党的第一代领袖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在读完《红星照耀中国》之后得到了答案。请你结合阅读,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

小红:之所以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挽救国家命运,是因为最初的那一代领导人都对受苦受难的百姓怀有强烈的同情。比如彭德怀曾为人民谋幸福,是他们革命的出发点之一。

小星:他们前仆后继、顽强坚韧的意志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书中的事例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小红:周恩来、朱德曾去欧洲留学,学习西方的军事、政治文化;毛泽东曾阅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书籍,这证明他们都因此可以救中国。

5.(本题5分)古诗文默写

(1)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

(2),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月下飞天镜,。(李白《渡荆门送别》)

(4)自康乐以来,。(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钱塘湖春行》中,既点明了地点,又描绘出了一幅远景图的句子是:“,。”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本题3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乙】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①夹明镜,双桥②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释】①两水:指句溪和宛溪。②双桥:指横跨溪水的凤凰桥和济川桥。

6.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虚中有实,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

B.乙诗颔联以明镜喻秋水的清澈澄明,以彩虹喻双桥的水中倒影,想象丰富奇妙。

C.甲、乙两诗都抒写了登高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

D.甲、

文档评论(0)

wangzhenp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