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肠道传染病文档第1页,共42页。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传染源:早期诊断和隔离患者,对密切接触者应按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进行医学观察,以利早期诊断。切断传播途径;床边隔离和吐泻物的消毒,加强饮食卫生和粪便、水源管理,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生冷和腐败变质食物。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力:伤寒、副伤寒和霍乱菌苗。第2页,共42页。
伤寒第3页,共42页。
病原学伤寒杆菌为本病的病原体,属沙门氏菌D群。菌体裂解产生的内毒素是致病主要因素。沙门氏菌属的抗原结构复杂,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即用已知伤寒杆菌的O抗原和H抗原,检测病人血清中相应抗体,可辅助临床诊断。第4页,共42页。
流行病学(1)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 病人在潜伏期即可经大便排菌,以病程2-4周时排菌量最大。排菌期限3个月以上者称慢性带菌者。少数可终身带菌。第5页,共42页。
流行病学(2)传播途径:粪-口传播伤寒杆菌随粪、尿派出后,经污染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传播。水源污染是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易感者:人对本病普遍易感,病后可获持久免疫。第6页,共42页。
发病机理和病理伤寒杆菌入侵量大或胃酸缺乏→进入小肠并侵入肠粘膜→侵入肠壁孤立淋巴滤泡及集合淋巴管→肠系膜淋巴结,在网状内皮细胞中繁殖→胸导管入血(原发菌血症,相当于潜伏期)→细菌随血流进入肝、脾、胆囊和骨髓继续繁殖再次进入血流(二次菌血症)释放内霉素,产生临床症状,血培养常阳性(病程2-3周)→部分细菌从胆汁排出或经肾排出→粪、尿培养阳性。肠道淋巴组织炎症坏死、溃疡→肠出血、肠穿孔。病程第四周,人体免疫力增加,细菌清除,病变愈合。第7页,共42页。
病理特点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以回肠末段的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滤泡最显著。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滤泡增生肿胀(第1周)、坏死(第2周)、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第3周),四周后溃疡渐愈合。若波及肠道血管引起肠出血,溃疡可深达浆膜层,导致肠穿孔。第8页,共42页。
临床表现第9页,共42页。
典型临床经过分4期潜伏期:3~35天,平均7~14天。1、发热初期起病缓慢,体温呈梯形上升,一周内达39-41℃,常伴全身不适、乏力、纳减和腹胀、便秘等,少数腹泻(相当于病程第一周)。第10页,共42页。
典型临床经过分4期(2)2、极期:相当病程第2-3周高热:多数呈稽留热,少数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持续10-14天。消化系症状:食欲不振、腹胀,便秘或腹泻,右下腹轻压痛,舌苔厚。神经系统症状: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下降、对周围呈无欲状态。重者出现谵妄、昏迷或出现脑膜刺激征(虚性脑炎)第11页,共42页。
典型临床经过分4期(3)3、缓解期:病程第3-4周。体温出现波动,逐渐下降、食欲和腹泻等症状好转。本期仍可出现各种并发症。4、恢复期:病程第4周后体温下降至正常一般一个月左右可完全恢复。主要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支气管和肺炎。第12页,共42页。
复发:伤寒于体温恢复正常后15~25天症状重现,但症状较轻,病程较短。(潜伏于胆囊、骨髓中的伤寒杆菌再次繁殖)再燃:指病后第2、3周,当体温呈波动下降时,体温又上升,持续5~7天后热退。第13页,共42页。
诊断临床诊断标准:流行病学史原因不明高热持续1-2周以上伴表情淡漠、相对缓脉、肝脾大、玫瑰疹、白细胞减少(嗜酸细胞减少或消失)和腹胀者。肥达氏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1:80,“H”效价1:160,恢复期效价增加4倍以上者。确诊标准:血、骨髓或大便培养检出伤寒杆菌。第14页,共42页。
鉴别诊断病毒感染败血症急性粟粒型结核恶组第15页,共42页。
治疗(1)一般治疗和对症处理。1、按肠道传染病隔离,临床症状消失后5-7天送检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解除隔离。2、饮食:发热期流质或无渣饮食,热退2周后恢复正常饮食。3、便秘者禁用泻剂。第16页,共42页。
治疗(2)病原治疗:1、喹诺酮类:为首选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或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研究.doc VIP
- 江铃-江铃E400-产品使用说明书-E400豪华型-JX70021BEV-江铃E400使用说明书.pdf VIP
- ISO IEC 27017-2015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基于ISO IEC 27002的云服务信息安全控制实践准则.pdf
- 脑疝病人的护理课件(完整版).pptx VIP
- 4-6岁 《游来游去的水母》-美术课件.ppt VIP
- 100个超级有趣的冷知识.pdf VIP
- 指挥调度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公司节能减排方案.pptx VIP
- RBANS记录表(精分,重度抑郁,焦虑障碍,正常对照).docx VIP
- 重症医学科绩效考核.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