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学历类自考经济法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docxVIP

2025年学历类自考经济法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学历类自考经济法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2025年学历类自考经济法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1)

【题干1】贾谊在《过秦论》中提出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主要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选项】A.强调战争的重要性B.主张以仁义治国C.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仁义D.强调法律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该句出自《过秦论·过秦上》,贾谊通过对比秦朝与六国的治理方式,指出秦朝虽能攻取天下却因忽视仁政而速亡,核心在于“失民心”而非单纯军事失败,故答案为C。

【题干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论断主要批判了哪种历史现象?

【选项】A.战国兼并战争B.秦朝暴政C.六国贵族腐败D.天命不可违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杜牧通过归因分析,强调秦朝自身暴政(如焚书坑儒、严刑峻法)是灭亡主因,否定“天命”或外部因素,故答案为B。

【题干3】李斯在《棟逐客书》中主张“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的比喻,旨在论证哪种政策?

【选项】A.接纳六国人才B.废除郡县制C.恢复分封制D.推广法家思想

【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李斯以泰山比喻秦国应包容外来人才,反对逐客政策,强调“物以类聚”的治国逻辑,故答案为A。

【题干4】苏轼在《晁错论》中对比汉文帝与汉景帝对待晁错的态度,得出的核心结论是什么?

【选项】A.英雄人物决定历史走向B.君臣关系决定治国成效C.环境因素影响个人选择D.政策延续性决定成败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苏轼通过对比汉文帝诛杀晁错与景帝赦免晁错的结果,指出君主对臣子的态度直接关系国家治理,故答案为B。

【题干5】欧阳修在《六国论》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论断,其论证依据是什么?

【选项】A.六国军事失败B.战略战术失误C.对外割地赔款D.经济基础薄弱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欧阳修列举战国时期六国多次割地求和的历史事实,论证赂秦是导致灭亡的直接原因,故答案为C。

【题干6】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借蒋氏之口提出的“苛政猛于虎”的比喻,主要针对哪种社会现象?

【选项】A.土地兼并B.赋税过重C.官僚腐败D.天灾频发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柳宗元通过蒋氏因苛税而家破人亡的遭遇,揭露唐末苛政导致民不聊生的现实,故答案为B。

【题干7】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强调“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的哲理,其核心思想属于哪种类型?

【选项】A.知行合一B.实践第一C.存在决定意识D.精神超越物质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王安石借游山经历说明只有亲身实践(如“记游”与“志学”)才能获得真知,体现实践对认知的决定作用,故答案为B。

【题干8】张载在《六艺论》中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口号,其思想属于哪种学派?

【选项】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张载为北宋理学奠基人,其言论强调儒家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故答案为A。

【题干9】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表述,体现了哪种政治理想?

【选项】A.重视民生B.家国情怀C.儒家伦理D.法治精神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该句通过“忧乐”对比,展现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故答案为B。

【题干10】苏轼在《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意象,主要表达何种人生观?

【选项】A.乐观豁达B.虚无主义C.儒家入世D.道家出世

【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苏轼以短暂蜉蝣与浩瀚天地对比,反衬人生有限但精神永恒,体现豁达超然的人生态度,故答案为A。

【题干11】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句子,其创作背景与哪种历史事件相关?

【选项】A.黄巢起义B.安史之乱C.靖康之变D.洪武之治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该诗创作于南宋初年,借项羽、刘邦典故激励抗金志士,背景与北宋灭亡(靖康之变)直接相关,故答案为C。

【题干12】陆游在《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句,主要抒发何种情感?

【选项】A.儒家伦理B.家国情怀C.个人理想D.佛道修行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陆游以“北定中原”象征恢复中原的爱国志向,以“家祭”寄托对收复失地的期待,体现强烈的家国情怀,故答案为B。

【题干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0183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成都翱翔九州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福建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12MAD66AYY0X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